文章來源: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9-03
“你看這水面,干凈得能照見云影,岸邊的樹也密了,去年還見著幾只野兔呢!”站在科克塔斯水庫岸邊,中國中煤所屬電力公司伊犁能源水電廠水工馬文軍望著景致感慨。這座位于伊犁州匹里青河流域的水庫,是周邊城鄉的“大水缸”,在水電廠守護下成了水清岸綠的生態標桿。

“生態保護,源頭不能松?!彼姀S負責人周寧的話,藏在水庫每處細節里。清晨九點,馬文軍帶工具沿堤壩巡查,筆記本記著水位、堤壩狀況:“每天走兩圈,遇人庫邊野炊、釣魚就得勸離。”這是水電廠的“人防”日?!獙H嗣咳昭膊?、不定期庫尾排查,讓違規行為“剛冒頭就被管”。
庫岸2700米硬隔離網像綠色屏障,網外24個警示牌寫著“水源保護 禁止入內”;庫尾3000米修繕一新的圍欄連成片,32個公示牌、警示牌排開,清晰標注水源保護區范圍?!斑@是‘物防’,給水庫加了層‘防護衣’?!瘪R文軍說,每月還有巡視船穿梭庫區,查邊坡穩定性、是否亂倒垃圾,“人畜進不來,污染就少了大半?!?/p>
更“聰明”的是“技防”——39個視頻監控探頭布在壩區、庫尾,24小時緊盯動靜?!澳憧催@個屏,壩區每個角落都能看清?!敝蛋鄦T劉琛指著監控室屏幕說,“一旦發現外人或動物靠近,能立刻聯系人員處置,相當于給水庫裝了‘千里眼’?!?/p>
三道防線織密網,讓如今的科克塔斯水庫岸邊少見違規蹤跡,水面清得能看見水下鵝卵石。
“光防污染不夠,還得讓生態自己‘長’起來。”水電廠的生態賬算得又細又實。水質是水庫的“生命線”,他們與當地環保部門合作,每月檢測pH值、溶解氧等12項指標;還備了移動監測設備,不定期抽查庫區不同區域水質,“有變化能早發現、早應對”。

每年洪水期是“大考驗”——上游枯木、草籽、垃圾會被沖進水庫,有時能堆上千方?!叭ツ旯獯驌破∥锞突?0多萬?!瘪R文軍記得,“當時組織專業隊伍分批次駕打撈船清水面,從早忙到晚,就怕漂浮物爛在水里影響水質”。如今水面波光粼粼,難見一點雜物。
岸線也在“煥新顏”。過去庫區部分岸線破損、山體裸露,水電廠先以工程措施加固陡峭山體,再撒黑麥草、狗牙根種子。“這些草耐旱還能固土?!必撠熅G化的師傅撥弄草叢,“你看這根須,把土抓得牢牢的。”這幾年,他們還種了2000多株小葉白蠟、白楊、海棠,60余畝“綠色岸線”連成片,裸露邊坡成了“景觀帶”。
更讓人欣喜的是水里的變化。水庫邊公告欄貼著每年增殖放流的照片——從2016年至今,水電廠連續8年往庫區及下游放魚苗,累計16萬尾?!耙郧皳乃畮煊绊戶~群,現在魚多了,水質也更好了?!背戆哆吷⒉降乃姀S員工說,“偶爾能看見魚躍出水面,這才是活水的樣子?!?/p>
“生態保護不是一陣風,得有規矩、有人管,還得靠大家。”這是水電廠摸索出的道理。辦公室文件柜里,《大壩安全管理應急預案》《水污染應急處置預案》等6項制度整齊碼放,“每項制度都寫清了誰來做、怎么做?!瘪R文軍翻著文件說,比如生態巡查,責任落到人就不會出岔子。
18人的“生態巡查隊”是制度的“執行者”。隊長周寧說:“他們分成班次,每天查庫尾重點部位和周邊3公里范圍,找有沒有人偷偷排污、非法捕撈,發現了立刻上報。去年他們勸止了3起想在庫邊建棚子的行為,守住規矩,水庫才能一直干凈。”
守護水庫的不止巡查隊。每年春天,水電廠聯合伊寧縣水利局、鄉鎮政府去下游企業、村里發傳單;開學季走進學校講水資源保護故事?!叭ツ暧袀€小學生還跟我說,他勸爸爸別去水庫釣魚呢?!敝軐幮χf,“現在不少村民看見有人違規會主動勸,大家都成了守護者。”
秋日的水庫,水面像藍寶石,岸邊樹葉染金黃,雪山倒映水中。馬文軍站在堤壩上,看巡查隊同事身影融入樹林:“以前說‘守好水庫’,現在才知守的是一片生態。下一步我們還得把巡查做得更細,再多種些樹,讓這水更清、岸更綠?!?/p>
夕陽下,水面泛金光,一群水鳥掠過,留下清脆鳴叫,似在為這片土地蝶變喝彩。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