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8-27
在浙江安吉——“兩山”理念的誕生地,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機組晝夜運行于山腹之中,將電網低谷時的富余電能轉化為水的勢能儲存,高峰時放水發電,完成電能與勢能的靈活轉換,有效平抑華東電網負荷波動,保障能源安全。

長龍山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
而就在長龍山電站上方百米高空,一條高壓輸電線橫貫天際。通過這條輸電線,僅在毫秒間,千里之外的白鶴灘水電站便可將清潔電能“閃送”至華東。兩座大國之重器在此交匯協同:白鶴灘跨域送電,長龍山就地調能。這不僅是兩個水電工程在“兩山”理念發源地的“握手”,更是三峽集團以清潔能源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全面轉型的生動實踐。
作為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核心組成,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六座超級水電站,正以江河為紙、重器為筆,共同書寫人水和諧、點綠成金的時代篇章。而作為中國經濟版圖的能源動脈,這條綿延1800余公里的清潔能源走廊,每年生產超過3000億千瓦時的綠色電能,相當于節約標準燃煤近1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4億噸,其強大的電力引擎,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也為長江經濟帶乃至更廣闊區域的綠色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江河重器,筑安瀾之基
長江是一條季節性河流:夏秋豐水期降水集中,易發洪澇;冬春枯水期水量銳減,又常面臨干旱威脅。水資源的時空分布不均,制約流域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

三峽工程
自1970年葛洲壩破土動工,長江干流先后崛起六座梯級電站。2022年12月白鶴灘電站全面投產,標志著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總調節庫容超373億立方米的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巨型水庫群,重新調配著大江脈動。
防洪是首要使命。每年汛前,三峽水庫按規程消落至汛限水位,騰出221.5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020年,面對成庫以來78000立方米每秒的最大洪峰,三峽工程橫鎖蒼龍,安然應對。自蓄水以來,三峽單庫攔洪運用、聯合梯級水庫群攔洪運用累計70余次,攔洪總量超2200億立方米,成為護佑長江中下游億萬百姓安瀾的“定水神針”。
這份護佑,在長江最險要的荊江段意義尤為凸顯?!叭f里長江,險在荊江”,歷史上,水患是懸在荊州百姓頭上的利劍,僅1931至1949年間荊江就遭洪災5次。三峽工程的建成徹底扭轉了局面,極大緩解了荊江大堤壓力,使荊州擺脫了“半年防汛、半年修水利”的歷史輪回?!艾F在可以悠閑地喜迎八方游客了”——近幾年暑期火爆的文旅市場,正是水安民康的見證,擺脫洪水陰影的荊州,正全力肩負建設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新使命。
這份安寧,沿江百姓感受最深。在湖北嘉魚縣,36萬居民守著360公里堤防線。“人均一米堤,壓力如山?!奔昔~縣潘家灣鎮肖家洲村支部副書記楊登左深有體會。
“按規程,超保證水位時,每公里堤防需要150—200人死守。但現在,得益于上游水庫群的‘攔洪削峰’,近些年已經沒有出現超保證水位了,村民們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產業發展上?!?/p>
如今的潘家灣鎮,建成了長達10公里、面積2.7萬畝的“蔬菜長廊”,年產綠色蔬菜21萬噸,成為當地支柱產業。而整個嘉魚縣,蔬菜種植面積達29萬畝,是湖北乃至全國重要的“蔬菜大基地”。
當洪峰退去,江河安瀾之美則體現在“蓄豐補枯”的生態調節中。三峽水庫形成近400億立方米的戰略淡水資源庫。通過科學調度,長江干流梯級水庫群年均向下游補水超220億立方米,增加枯水期下游流量33%以上。保障了中下游地區,尤其是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份在枯水期的生產生活用水安全。
黃金水道,開發展新局
“川江自古險,舟楫渡艱難”。三峽工程蓄水前,宜昌至重慶660公里河道密布139處險灘、41處單向通行河段,年通航能力不足1800萬噸。三峽工程托起高峽平湖,航道等級從Ⅲ級躍升為Ⅰ級,萬噸級船隊可直達重慶港。

三峽雙線五級船閘
黃金水道的貫通,激活了沿江經濟。
重慶萬州——這座承載了三峽工程移民總數五分之一的城市,憑借長江水運優勢涅槃重生。在二期移民結束時,萬州工業產值只占GDP的23.3%,遠低于全國和重慶市的水平,產業支撐嚴重不足。
2020年12月,萬州新田港一期正式運營。作為重慶唯一常年通行萬噸級船隊的深水良港,同時也是重慶規劃的四大樞紐港之一,萬州新田港由此成為三峽庫區腹地最大的集裝箱集散中心。長江“黃金水道”為萬州翻開了“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同樣依靠長江水道,地處兩江新區的重慶果園港國家物流樞紐實現“水鐵公”無縫聯運——向西,可通過“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連接大西北、中亞及歐洲地區;向東,通過長江實現江海聯運;向南、向北可通過高速公路和鐵路實現對內陸地區貨物的聚集和輻射。
近年來,國產新能源車在此匯聚后揚帆出海,果園港憑借其樞紐地位,保障每一輛“中國智造”安穩駛向大洋彼端。
視線轉向上游的金沙江。與長江相比,金沙江天然河道險峻異常,“行船走水險中險”的民諺道盡了昔日通航之難。2012年,金沙江年貨運量尚不足50萬噸。向家壩電站的建成,為金沙江翻開航運新篇。
向家壩水庫淹沒礙航險灘84處,形成深水庫區航道,連接起四川攀枝花與萬里長江干線。向家壩升船機的投運,讓船舶實現了從金沙江深腹直通東海的無縫對接,成為長江航道“延上游”的關鍵一環。
數據顯示,向家壩庫區航道貨運量已連續多年突破600萬噸,是蓄水前的10倍多?!皫靺^形成以前,江上跑的船大多是100噸到200噸的,現在普遍都是3000噸到4000噸,最小的也有1000噸?!彼拇ㄊ∫速e市航運協會秘書長廖軍深有感觸。
“運輸效率提升了,成本也明顯降下來了。”這種運力飛躍和成本優化,成為拉動金沙江沿岸區域經濟的新引擎。
山水賦能,繪富民長卷
一江碧水,兩岸青山,正轉化為庫區百姓摸得著的“幸??可健?。
緊鄰三峽大壩的許家沖村,是“壩頭庫首第一村”,距離壇子嶺景區僅1公里,30年前為支援工程建設舉村搬遷。
謝蓉——村里創業致富帶頭人,率先推出牽花繡非遺手工藝,隨后又創辦村里首家民宿,打出“吃移民飯、住移民家,看三峽最美夜景”的招牌。
如今,村里38家民宿集群崛起,形成“黨支部+合作社+村民”發展共同體。2023年村集體收入超80萬元,人均收入超3萬元,較2018年翻番,“長江最美移民村”藍圖漸成現實。
生態產業化之路在庫區星火燎原:
在三峽集團定點幫扶的重慶市巫山縣,今年脆李的綜合產值預計達22億元,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致富名果”;
在湖北興山縣,“昭君別院”項目讓古村落煥發新生機,年接待游客超26萬人次;
在云南巧家縣——白鶴灘水電站最大移民縣,“小三亞”的自然環境和高峽平湖景觀帶來房車旅行熱潮。數據顯示,2024年11月至2025年春節期間,巧家縣生活服務、餐飲類即時零售訂單量增速均接近100%。

2025年春節期間,白鶴灘水電站最大移民縣——云南省巧家縣掀起房車旅行熱潮
從三峽庫區到金沙江畔,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印證著:水電工程的建設,不僅重塑了江河形態,更促進了庫區經濟結構的優化與社會功能的再造。
生態旅游、特色農業、文化創意等產業蓬勃發展,讓庫區移民和當地群眾實實在在地端上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共享著“綠水青山”帶來的“金山銀山”。
綠色奇跡背后,是對生態的精心守護:三峽庫區森林覆蓋率提升至59%,增殖放流魚苗6億尾,687公里岸線煥然一新;金沙江向溪珍稀植物園接力繁育1.5萬株珍稀資源性植物,三峽生態經驗向全流域推廣:在三峽通航綜合服務區,基本實現轄區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零排放”……
傍晚,全球最大純電動游輪“長江三峽1”在宜昌啟航;不遠處,全球首艘入級中國船級社的氫燃料電池動力船“三峽氫舟1”正在巡邏;三峽工程下游的楊家灣碼頭,全國首個內河碼頭型制氫加氫一體站——中國三峽綠電綠氫示范站正靜待為“氫舟”補給……人水和諧的畫卷,因持續創新的綠色實踐而不斷延展。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條以清潔能源重煥生機的大江,正以安瀾之基托舉發展之勢,以綠色動能激活富民之路,讓長江經濟帶的“含綠量”凝結為高質量發展的“含金量”,為中國式現代化譜寫著生機盎然的江河篇章。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