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5-07-25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定要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要立這個志向,把民族汽車品牌搞上去”。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了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全面總結了上半年國資央企工作進展與成效,并對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同志強調,中央企業要緊抓全球產業變革機遇,以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汽車產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融合了傳統汽車升級、新能源汽車發展、未來產業培育的三重特征,承擔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使命。汽車央企作為我國汽車產業的“頂梁柱”,在“十四五”規劃及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收官之年,須緊抓穩經營、強創新、促改革三條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一、抓好穩健經營,以亮眼經營成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會議強調,要抓好穩健經營,堅決完成今年生產經營目標任務,以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汽車是我國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汽車商品零售額、汽車相關稅收、汽車從業人員等占全國總量的比重均連續多年達到10%。汽車央企作為產業發展的“壓艙石”,是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力量。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汽車總銷量為1565.3萬輛,同比增長11.4%,其中,中國一汽、長安汽車、東風集團三大整車央企總銷量為398.6萬輛,占比達25.5%。
下半年,汽車以舊換新、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等政策仍將延續,新能源汽車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汽車置換需求疊加縣鄉下沉市場增量需求,正在催生新的細分市場機遇,產業處于政策紅利期與市場機遇期。但“內卷式”競爭激烈,國際環境復雜多變,產業也面臨多方面風險和挑戰。汽車央企須提前謀劃、多措并舉。
一是抓好政策紅利。充分用好“兩新政策”、“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政策紅利,建立細分市場競爭優勢,加快開拓三四線城市及鄉村市場;加快新技術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轉化應用,打造有“獨門絕技”和“爆款產品”,提升客戶服務體驗。二是做好品牌向上。強化新時代中央企業品牌建設,提升品牌價值、打造卓著品牌,加強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社會責任等卓越品牌塑造與宣傳,打造特色品牌文化,傳遞品牌故事,升華品牌內涵,提升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三是營造良好生態。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行業“反內卷”的部署要求,嚴格踐行60天賬期承諾,科學優化和增強產業鏈成本控制能力,保障產品性能與質量,引領產業從價格競爭向價值競爭轉變。四是開拓國際市場。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出口量達308.3萬輛,同比增長10.4%,海外市場的增量潛力可期。汽車央企要積極主動聚焦歐洲、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機遇市場,加強海外市場開拓力度,通過提高國際市場規模和效益,提升企業經營發展業績。
二、加強技術創新,以硬科技積累鑄造汽車央企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會議強調,中央企業要著力提升原創性,引領技術供給能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以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壯大不斷積累聚集新動能新優勢。強化汽車相關科技創新既是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又是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路徑。目前,中央汽車企業積累了良好的技術創新能力,2024年三大汽車央企新增發明專利授權超5000件,一汽新一代天工純電平臺、九章智能平臺,熱效率超47%的東風“馬赫”混動發動機,以及長安天樞大模型、天域智慧座艙、天衡智能底盤等標志性成果投入商用,在汽車芯片、基礎軟件、輕量化材料、鋰電池材料等方面也取得了創新突破。
未來,汽車與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和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將加速融合,大批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會不斷涌現,引發產業變革拐點的“硬核”科技將重構產業格局。汽車央企需繼續強化科技創新使命擔當,全力攻堅“卡脖子”關鍵技術補短板;同時,要前瞻布局搶占前沿顛覆性技術制高點,以“硬核”科技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發展,加速構筑汽車產業競爭新優勢。
一是加快關鍵技術與前沿技術創新突破。瞄準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三電系統、汽車芯片等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關鍵領域,以及全固態電池、高算力芯片、線控技術等前沿技術方向,堅持“鏈長”擔當,進一步整合研發資源,加強基礎研究、原始技術和原創技術投入,加快取得突破性創新成果。二是推進新興產業布局和商業模式探索。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制高點,充分發揮汽車作為新興技術的關鍵載體作用,前瞻布局汽車與人工智能、量子通信、新材料等前沿顛覆性技術的跨領域融合研發,積極探索車聯網、車網融合等領域的可持續發展商業模式,推動汽車及相關新興產業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三是加強技術創新服務支撐能力建設。整合國內外頂級資源,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構建國際級創新平臺。前瞻開展創新技術標準預研,扎實推進應用技術標準驗證,牽頭國際標準制定工作,推動中外標準互聯互通。打造科創專項基金群,撬動社會資本助力硬科技創新突破。四是用好國內國際優質創新資源。主動加大與掌握核心資源、關鍵技術的國內優質企業的合作力度,助力提升自身技術水平,掌控關鍵產業資源,牽引帶動產業鏈加快創新發展步伐。加強與國際知名研究機構合作,通過開展協同研發項目,實現技術交叉和資源共享。
三、打好改革“收官戰”,以高效敏捷機制應對汽車產業快速變革
會議強調,市場需要最敏捷的“進化者”,國資央企要優化配置機制,變革管理運營機制,以高效能改革推動構建新型生產關系。當前,汽車產業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期,技術創新快速迭代,新車型持續“井噴”,市場格局加速重構,傳統的“大魚吃小魚”正轉變為“快魚吃慢魚”,企業必須加快轉型步伐,否則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下一步,汽車央企應把握好產業變革的機遇期,聚焦市場反應慢、人才不擔當、產業鏈融通不夠等痛點問題,以高效機制敏捷應對產業快速變革。
一是建立高效科學的市場反應機制。建立高效的市場信息感知和分析系統,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賦能市場感知和分析。優化組織架構和精簡流程,減少市場反應層級,培養“快”字企業文化,提升員工對市場危機的警惕性以及對市場環境的敏感度。二是建立有利于人才擔當和創新的考核機制。優化車型項目捆綁激勵機制,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等考核評價周期,有序開展員工持股,強化與核心員工的長期利益綁定。對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等前沿技術領域,加大重大科技創新專項獎勵力度,強化中長期成果激勵導向。三是積極優化產業鏈融通發展機制。發揮央企“鏈主”優勢,通過合資參股等方式與產業鏈企業深化合作,擴大產業鏈資源共享力度,推動優化產業鏈組織方式和業務流程,攜手上下游企業在采購訂單、協作配套、創新合作、產融合作、產業賦能等方面形成一批具有帶動引領性示范合作項目,促進產業鏈高效協作、融通發展。(中國汽車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王鐵)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