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5-07-25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2025年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上明確,將按照二十屆三中全會部署,加快推動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完善分類考核評價體系,更加客觀地衡量企業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所付出的成本,更加全面地反映企業履行功能使命所作出的貢獻,推動國資央企心懷“國之大者”、勇擔職責使命,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是縱深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適應新時代新征程使命任務的客觀要求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國資國企改革作出重要部署,國資央企要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充分發揮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和戰略支撐作用。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不僅要創造經濟效益,更要履行支撐國家戰略、保障國家安全、引領產業發展、維護民生穩定等戰略使命。推動國有企業更好服務國家戰略,亟需建立與新時代新征程國有企業戰略使命相適應的評價制度。
(二)應對國際國內形勢變化的現實要求
從國際環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保護主義、地緣政治沖突、非傳統安全挑戰等持續加劇,中美大國博弈持續升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大調整。從國內發展看,當前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深層次矛盾仍待解決,需求擴張的內生動力仍然不強,經濟發展正處于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堅期。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是切實增強國資央企戰略定力、實現國家戰略意圖、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和重大風險挑戰的關鍵制度保障。
(三)推動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本質要求
從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看,作為承擔重要戰略使命的特殊經營主體,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不僅體現在自身質量效益提升,更體現在履行經濟責任、政治責任、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上。從改革進程看,國資國企改革已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迫切需要通過制度創新破解改革難題、激發改革動力。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是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一環,以評價促改革,以制度促規范,確保國有企業在改革發展中堅持正確方向,更好承擔服務國家戰略、保障民生福祉、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職責。
二、聚焦核心使命任務,以制度建設為牽引,全面提升服務國家戰略能力
(一)堅決扛起維護國家安全使命,強化“壓艙石”戰略保障
中央企業肩負維護國家安全大局、發揮戰略支撐托底作用的重大政治責任,必須筑牢國家安全基石,夯實國防軍工、能源資源安全防線,加快鍛造自主可控產業鏈供應鏈,持續增強海外糧源及國際糧食貿易掌控能力。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著力破解長周期、高風險、強外部性戰略任務激勵不足問題,科學顯化企業在履行國家使命任務、產業鏈韌性提升、戰略資源保障中的貢獻,引導資源要素向國家戰略安全關鍵領域高效集聚,確保關鍵時刻靠得住、頂得上、打得贏,切實履行黨和國家賦予的首要政治責任。
(二)忠誠履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使命,提升“穩定器”系統效能
中央企業堅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主體定位,必須積極服務和保障國計民生,強化重要產品穩產保供,助力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深度服務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高效履行應急搶險救災義務,全面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持續創造高質量就業崗位。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著力解決公共服務成本承擔、社會價值貢獻難衡量問題,重點健全社會價值度量標尺,體現企業在重大民生工程保障、公共產品供給、共同富裕推進的綜合效能,推動經營績效與社會效益深度融合,實現保障國計民生與服務國家戰略協同增效。
(三)勇擔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使命,打造“國家隊”動力引擎
中央企業作為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的“國家隊”,必須擔起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使命擔當,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全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和前沿技術突破,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基于創新投入風險高、周期長等特點,著力構建創新價值發現機制,科學評價企業在原創技術策源、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產業鏈生態構建中的戰略投入,促進創新要素高效配置,為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貢獻央企力量。
三、把握關鍵環節,實現科學評價,引導國有企業更好履行戰略使命
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實質是要解決“為什么評”、“評什么”、“怎么評”、“評了怎么辦”等基本問題,通過將評價工作制度化科學化,引導國有企業更好履行戰略使命,為實現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與服務國家戰略有機統一,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建立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評價制度,應重點把握以下三個環節:一是戰略使命評價環節。立足國家戰略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結合企業特點和資源稟賦,明確企業在國家戰略體系中的職責定位,確保戰略使命定位科學合理、邊界清晰。二是履行戰略使命評價環節。從戰略投入、履行過程、履行效果、履行能力等維度,科學構建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指標體系,全面評價國有企業履行戰略使命的實際成效。三是評價結果應用環節。通過處理好評價與改進、約束與激勵的關系,推動企業優化戰略布局、健全有利于企業履行戰略使命的制度安排。(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 杜天佳 王文博)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