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8-25
從印度尼西亞的椰林海岸到俄羅斯北極圈的冰原苔原,從土耳其的星月峽灣到非洲的稀樹草原,中國煤科沈陽設計院深入踐行集團公司“1245”總體發展思路,懷揣著“推動科技進步 服務能源發展”的滾燙信念,循著央企“走出去”的鏗鏘足音,用智慧與汗水在全球能源版圖上鐫刻下中國印記。
從區域突破到全球布局的戰略轉型
1993年,印度尼西亞瑟祿旺井工煤礦設計項目落地簽約,中國煤科沈陽設計院帶著幾分忐忑和躍躍欲試的熱忱,正式開啟了國際市場探索之旅。30年的歲月在圖紙的筆墨與奔波的足跡中靜靜流淌,公司業務版圖現已覆蓋至全球20多個國家,涉及咨詢設計、設備供貨、生產運營等領域。近年來,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公司緊抓“一帶一路”倡議和新興市場國家能源基礎設施升級機遇,錨定中亞、東南亞和北歐亞三個市場,逐步構建起“核心區域引領、多元市場協同”的全球業務格局;并立足煤炭主業,向非煤領域以及新興業務轉型,在烏茲別克斯坦、印度尼西亞等地承攬了油頁巖、石英砂礦山的咨詢設計和設備供貨項目,以更加昂揚的姿態,投入到全球能源革命中。
打造“技術+標準”雙輪驅動模式
中國煤科沈陽設計院充分發揮露天開采技術優勢,創新打造“研究+系統工藝+標準輸出+裝備制造+工程總包”全鏈條業務模式,實現簽約項目全部采用“中國標準”。在巴基斯坦塔爾煤田的沙漠腹地,工程師團隊帶著圖紙與測量儀,在烈日與風沙中反復測算,成功解決了沙漠地區軟巖高大邊坡角度優化難題,不僅解決了當地礦區安全生產難題,更以精準數據支撐客戶投資決策,展現了中國技術的嚴謹與可靠。印度尼西亞TCM井工煤礦,作為該國首個全面采用中國標準的現代化礦井,從設計規范到施工工藝均體現了“中國方案”的先進性。

巴基斯坦塔爾煤田一區塊露天煤礦

印度尼西亞TCM井工煤礦
在露天開采核心裝備領域,沈陽設計院歷時三年自主研發的輪斗挖掘機,已突破切割力這一關鍵技術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譽為中國煤科的“露采巨匠”。2024年,該裝備經定制化改造后成功應用于烏茲別克斯坦烏其昆油頁巖露天礦,并斬獲6臺供貨訂單,標志著國產大型礦用裝備首次規?;M入中亞市場。中國煤科以技術為根基、以標準為紐帶,持續推動中國礦業智慧走向世界。

烏茲克斯坦輪斗挖掘機設備供貨項目效果圖
講好中國故事的“精神內核”
語言的鴻溝、信仰的差異、習俗的不同,都是國際項目里看不見的礁石。但沈陽設計院人像一群耐心的橋梁搭建者,用尊重與理解鋪就溝通的坦途。他們帶著設備和圖紙,更帶著一顆真誠的心。曾在烏茲別克斯坦安格連露天礦技改項目現場工作過的員工還時?;貞浥c當地團隊一起奮戰的場景,還有一起貼春聯、包餃子歡度中國春節的溫馨畫面。項目團隊還榮獲了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大使館頒發的中烏建交25周年“中烏友誼杰出貢獻獎”。在吉爾吉斯斯坦勘探項目和蒙古敖包特陶勒蓋生產運營項目中,工程師們更是手把手教當地隊伍操作設備、優化流程,那些被汗水浸濕的操作手冊上,寫滿的是“授人以漁”的善意,讓技術的傳遞變成能力的生長。

營銷團隊赴項目現場工作場面
實現資源整合的“協同之道”
獨行快,眾行遠。沈陽設計院主動擔當供應鏈“鏈長”角色,積極搭建資源對接橋梁,打破信息壁壘,打通供需通道。在俄羅斯某金礦項目中,積極推動俄方礦權持有者與中方資本合作,將工程服務嵌入資源開發產業鏈上游,推動實現多方共贏。從單一技術服務商向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藏著對 “共生” 理念的深刻理解——世界從不是零和博弈的賽場,而是攜手前行的旅途。

與業主單位交流
深化民生改善的溫暖實踐
沈陽設計院參與設計的巴基斯坦塔爾煤田一區塊煤電聯營項目是“中巴經濟走廊”優先實施的能源項目,現已投入商業運營,為400萬戶巴基斯坦家庭提供持續、穩定、清潔、優惠的電力。在吉爾吉斯斯坦煤炭勘探項目中,項目團隊發現了一個15m厚的新煤層,對當地能源的開發建設和安全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老撾金礦復墾項目中,工程師們科學規劃復墾方案,大幅降低復墾成本,為生態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能。此外,沈陽設計院牽頭實施的中國教育部絲綢之路政府獎學金“卓越礦業工程師”項目,為烏茲別克斯坦近30名高校學生提供了交流學習機會。沈陽設計院始終致力于讓中國智慧帶上中國溫度,讓聯結的藤蔓在合作中生根發芽。
未來展望: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在“一帶一路”倡議繪就的宏偉藍圖中,能源合作始終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與文明互鑒的重要紐帶,承載著共榮共生的共同期盼。中國煤科沈陽設計院將始終牢記“國之大者”,以煤為“媒”,化露為“路”,為“一帶一路”畫卷增色添彩,為推動中國與世界的深度融合、譜寫人類文明進步的壯美華章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