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8-29
在杭州蕭山機場的盛夏機坪,56℃的高溫讓停機坪蒸騰起扭曲的熱浪,剛降落的客機發動機余溫仍灼得空氣發顫,對講機里傳來中國航油浙江公司調度員的指令聲:“212油車注意,到343機位保障,油量9噸。”
這個平均年齡37歲的年輕團隊,在云端與機坪之間,將中國航油的澎湃能量化作銀翼翱翔的動力,以日復一日的專注,為保障民航運輸安全寫下生動注腳。

2025年4月,首屆全國民航藍天獎評選中,中國航油杭州航空加油站調度班組被授予“藍天獎狀”榮譽稱號。
牢記第一原則的“最強大腦”
凌晨四點的調度指揮中心燈火通明,調度員方林英緊抿嘴角,指尖在鍵盤上翻飛。時值暑運高峰,早出港航班量比平日多出三成,智慧航油系統的表單界面上,“待加油”標簽一字排開。
眼睛就是對標尺。方林英的目光牢牢鎖定在每條航班信息的CDM(協同決策系統)上,“必須把每個加油節點嵌入CDM時間軸?!彼钪?,手指快速滑動鼠標,將加油車實時位置與航班信息逐一比對,并派發任務。系統狀態欄突然跳出刺眼的紅色警示:國航CA1703出港限制解除,需優先調配油車保障。“王師傅,立刻到413機位待命?!狈搅钟⒆テ饘χv機,聲音沉靜如水。監控系統上,代表油車的綠色圖標迅速轉向目標機位,整個過程不超過10秒。智能調度系統根據她的預設指令生成新的派工方案,將原本需要4輛油車的任務壓縮到3輛,加油路徑優化后總里程減少2.3公里。

中國航油調度員緊盯任務界面,根據當日航班情況精準分配作業任務。
每一次航班計劃調整、特殊天氣預警、設備故障突發,都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出精準判斷。他們是運籌帷幄的“指揮家”,是臨危不亂的“定盤星”。在旁人看來眼花繚亂的屏幕矩陣中,他們卻對屏幕中的數據了如指掌,左手快速切換著加油車位置的實時數據流,右手同步接聽航空公司的協調電話,并通過對講機將指令精準下達加油員,余光還能捕捉到航班油量、機型、目的地等動態信息變化。
當第一縷晨光爬上機坪,所有航班已完成加注,加油員通過PDA傳回的電子油單顯示:零誤差。這精準的結果,正是源于調度員們的精確預判,他們抓住安全正點高效的主線,讓每一滴航油都踩著CDM時間點,準時注入飛機“心臟”。
7.9英寸間織就“智慧經緯”
在蕭山國際機場的中國航油調度室里,一場科技革命正在上演——調度員陳萍指尖輕點,任務指令便如靈動的數據流穿越停機坪,精準抵達千米之外加油員手中的PDA上。這款7.9英寸大小的設備,承載著中國航油二十二年科技創新的深厚積淀。

中國航油“老中青”三代調度員手持歷代調度系統車載終端,展示設備變遷。
回溯2003年,當第一代車載調度系統在杭州航空加油站上線時,誰也未曾想到這個小小的設備會成為改變行業規則的起點。從手工填單時代的“油單滿天飛、對講機喊破喉”,到如今PDA終端的“指尖一點、全域響應”,中國航油調度員用科技的力量實現了從“簡單作業”到“智慧調度”的轉變。這套系統實現了許多突破:首創的“雙網并線、專網專用”架構,讓公網覆蓋與專網安全完美融合;新一代GIS定位系統實現車輛軌跡秒級刷新,電子圍欄智能糾偏技術更將調度時間誤差壓縮至毫秒級。
如今,“智慧調度平臺”正重塑著機坪上的時間法則。通過PDA終端,航班信息檢索從2分鐘縮減至20秒,派工指令下達從3分鐘壓縮至10秒內,而電子油單云端回傳與自動校驗技術更讓單次加油節省3-5分鐘,實現了“無紙加油”的綠色轉型。

在緊張繁忙的調度指揮中心,中國航油調度員們用嚴謹和細致為每一架航班的安全正點保駕護航。
航油鐵軍精神的“傳承密碼”
一場暴雨剛歇,載有重要外賓的國產飛機正滑向指定機位。班組長黃建文說道:“國產飛機是‘兩人制’作業,得安排專人協助觀察指揮,應急處置預案要記在心上?!蓖降芘I荷哼蛋嗳罩荆P尖在“特殊機型”一欄重重標注。

班組長黃建文為中國航油調度員講解機坪運行規則,傳授航油調度經驗。
這樣的場景,不過是調度室“傳幫帶”日常里的一幀。“金牌師傅”黃建文將30年安全工作經驗編纂成崗位“一口清”,新員工讀上幾遍,操作規范便能脫口而出;80后調度員方娣琢磨出“眼睛要像雷達掃數據,心要像天平拎輕重,手要像鐘表掐準點”的“巾幗妙招”;95后牛珊珊帶著年輕人的銳勁,把自動排班算法引入智慧航油系統,讓加油任務分配效率提升了三成。墻上懸掛的21條崗位職責早已融入血脈,航司專線號碼熟稔于心,機位布局更如經緯線般鐫刻成記憶深處的坐標。從經驗手把手教,到技能肩并肩磨,再到精神一代代傳,三代航油人在“傳幫帶”里擰成一股繩,班組先后獲得“全國巾幗文明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班組”“藍天獎狀”等榮譽稱號。

調度班組進行集中理論學習
從手工派單到如今的智慧調度平臺,設備不斷更新,但“飛機飛到哪里,中國航油就加到哪里”的初心使命從未改變。中國航油鐵軍精神在傳承中不斷發揚光大,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航油人勇攀高峰。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