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8-26
“技術研發不要輕易下結論,不要被未知和挑戰嚇到,面對問題,首先要想能不能改善,而不是質疑和猶豫。”這是段江南常常在團隊內部講的一句話,也是多年來激勵自己在科技研發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堅定信念。
11年前,他帶領一個只有十余人的年輕團隊接下了一項艱巨任務。
11年間,他們把國家的“云鑰匙”一寸寸攥回中國人手中。

關鍵核心技術的“破壁人”
2002年段江南剛加入中國電信時,眼前的場景讓他心頭一沉——核心業務系統里,小型機、數據庫、存儲設備、操作系統都是國外進口的?!拔覀兊挠脩魯祿?、通話記錄、短信信息,全部存儲在這些‘外來戶’的系統里。”當時他就下定決心:中國人自己的核心技術,決不能懸在“別人屋檐”下。
2014年,是4G網絡在中國的商業化運營元年。
這一年,微信支付、滴滴打車、手機購物、共享單車……各類APP開始爆發式普及。對于中國老百姓來說,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移動互聯網改變生活。對于電信人來說,焦慮感卻陡然上升。
隨著智能手機在全民中加速應用,通信系統擴容勢在必行,這不僅是市場需要,更是國家需要。
此時,國內各大運營商不得不面對一個共同的現實問題:通信基礎設施的核心設備都是國外進口的。首先,國外不可能賣給我們最新精尖的產品,多是落后幾代,滿足不了中國市場;其次,這些進口設備一旦出現故障,維護成本極高;其三,核心技術和定價權都掌握在外方手中,數據安全存在隱患,也很難讓中國老百姓用上便捷的服務。
這一刻,“被扼住咽喉”的刺痛感達到頂峰。
“種子依賴國外飯碗就端不穩,技術被卡脖子安全就無法保障,我們為什么不能讓數據跑在自己的‘車道’上?”不少電信人發出靈魂拷問。
既然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就得有人來做!帶著這一樸素信念,2014年,以段江南為首的團隊決定要試著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他牽頭組建了中國電信首個自主研發團隊,國產化替代行動正式啟動。

鋪就信息技術“云間高速”
在段江南眼中,他始終相信: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闖出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然而,世間萬事知易行難。當他把自主研發中國電信IT系統的想法公之于眾的時候,卻遇到了公司內部許多不同的聲音:“國外設備用了十幾年,自研的真的能替代嗎?”外部的質疑聲更刺耳,“運營商搞研發,簡直是不務正業。”
段江南理解這種質疑。當時全球范圍內,運營商自主研發核心IT系統尚無先例,他要做的這件事國內外都沒有現成經驗,這無異于要在“無人區”蹚出一條自己的路。
沒有現成經驗可循,段江南就帶領大家從零開始。當時,只有十余人的團隊擠在一個潮濕的大通間,白天,他們對著滿屏英文報錯代碼;夜晚,在泡面香氣中討論架構設計。“最難的是數據庫遷移,國外系統像精密鐘表,每個齒輪都咬合緊密,我們要重新打造一套齒輪組,還要讓新系統跑得更穩?!?/p>
段江南回憶道,最艱難時,他們要在3個月內完成通常耗時1年的工作量,有人累得在椅子上睡著,有人偷偷抹眼淚,但沒人說過放棄。
2016年年初,IT云平臺成功上線。這意味著中國電信成為全球首個在核心系統中摒棄國外專用設備的運營商,終于實現了把核心業務系統從國外專用設備搬到國產技術搭建的“新家”里的任務目標。
IT云平臺像一座燈塔,照亮了自主研發的漫漫長路。段江南帶領的團隊也從原來的十余人,在短短幾年時間內變成了一支百余人的隊伍,IT云平臺也在電信內部得到了廣泛應用。然而,他沒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而是有了一個更大的設想:
能否在這個平臺上面研發一個新的應用,讓老百姓也能用上高科技技術,像用水用電一樣簡單方便。
2018年,當段江南在湖南基層調研,看到偏遠學校要么買不起電腦,要么用的是早該被淘汰的老舊主機時,他心里很不是滋味?!拔乙彩浅砷L在湖南的農村,知道苦的味道,我們做了這么多技術創新,不就是為了讓科技惠及普通人嗎?”
于是,一個新的念頭開始在他心底萌生……

讓云端科技潤澤千行百業
這個悄悄萌芽的念頭就是研發天翼云電腦。在段江南的設計構想中,云電腦不需要配備高端的主機,而是把電腦算力集中在云端,用戶只需一塊屏幕和一根網線就能連接到云端的超級電腦,偏遠地區的孩子、設備和醫療水平有限的基層醫院和衛生所,就都可以用上高性能設備。
段江南堅定地認為,一個好的產品,一定要了解清楚用戶需求是什么?痛點問題是什么?這都需要親自去看,親自去問,親自去感受。
為此,他帶著團隊跑遍了全國?;疖嚿希蛨F隊整理著邊疆教師對云電腦的期待;飛機上,他們顧不上休息,輕聲討論著山區衛生院調取CT影像網絡時延的問題。
“科技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陽春白雪,而應該像自來水一樣,擰開龍頭就能用。”這是他最常對團隊說的話。
2025年4月,段江南走進湖南澧縣澧南鎮中學的電腦室,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孩子們的笑臉上,他看著師生們熟練地操作云電腦,屏幕上教學軟件流暢運行,臉上露出了微笑。
“這些‘電腦’沒有主機,算力全靠云端支撐?!痹搶W校校長指著整齊排列的顯示器說,“以前一臺電腦要幾千塊,學校56臺電腦每年光維護費就好幾萬元。現在用云電腦,再也不用考慮五六年就要更新電腦的問題,每天開機都是‘新電腦’。云電腦還自帶AI輔助功能,能夠幫助老師備課、學生學習,城市孩子能體驗到的我們的孩子一樣能用得到?!?/p>
在澧縣大堰垱鎮中心衛生院,云電腦帶來的改變更是肉眼可見。以前醫生開處方要等幾分鐘,現在秒級響應,大幅縮短了患者取藥拿藥的時間;碰到一些復雜的化驗結果,醫生可以利用AI提取分析結果,再結合臨床實際幫助綜合分析患者病情。
云技術,讓教育更加公平,把寶貴的醫療資源分配到更邊遠的地方,保障政務行業國家的信息更加安全——云電腦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在各個領域生根發芽,讓云的技術融入千家萬戶。

在自主創新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近年來,段江南在云終端、圖形處理、數據傳輸、消息處理等技術領域持續輸出高質量專利,獲得授權專利14件,助力產品技術在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為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牽頭的“云計算原創技術策源地”項目貢獻了大量科技成果。
他在科技創新領域持續耕耘,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中央企業勞動模范”、電信行業“大國工匠”等榮譽,兩次獲得中國電信集團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榮獲中國電子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發明協會發明創業獎創新獎一等獎。面對云計算領域的激烈競爭,段江南有著清醒的認識:“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但前面的路還很長。國外巨頭不會等著我們追趕,技術迭代日新月異,稍有懈怠就會被甩下?!?/p>

從國產化的破釜沉舟,云電腦的普惠民生,再到如今為數字中國打造更加堅實的“云底座”;從舊辦公區的十余人小團隊,到如今400人的研發中堅,段江南用20年時間,為數字中國撐起一片自主創新的天空,把國家的“云鑰匙”一寸寸攥回中國人手中。
“數字中國的根基,終究要生長在腳下的土壤里,我們要讓云深入百姓尋常生活?!比缃?,段江南科技創新的腳步沒有停止,而是步子邁得更大、步履更快。他正帶領團隊開啟新的征程,積極投身“人工智能+”行動,率先發布AI云電腦,持續匯聚各種通用和行業大模型,為全社會提供更加安全共享、便捷高效的云服務。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