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網 發布時間:2024-08-01
2024年7月22日至23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負責人研討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總結上半年成績,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國有企業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關鍵舉措,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發揮重要牽引作用。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玉卓在會議上對國資央企扎實落實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各項改革重點任務落實落地提出更高要求。
一是以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爭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引領者、保障者。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中央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頂梁柱、壓艙石”需要不斷完善主責主業管理,發揮戰略功能。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中央企業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速推進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完成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堅定不移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積極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持續推進現代產業鏈鏈長建設,以共鏈行動帶動超5700余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調發展。同時,從監管層面動態優化、明確中央企業主責主業,進一步明確、突出中央企業戰略著力點。下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國資央企將進一步深化分類改革,突出使命導向、功能導向,完善中央企業主責主業管理,明確國有資本重點投資領域和方向,實現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更多投向實體經濟和具備基礎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持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大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力度,抓緊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產業領軍企業。
二是以完善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機制夯實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成為參與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中的排頭兵。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實施以來,中央企業立足國家所需、兩鏈所困、產業所趨,集聚優勢資源力量,重點聚焦基礎性、前沿性、顛覆性重大技術持續攻關,重大創新成果捷報頻出,嫦娥六號月背采壤等重大突破不斷涌現。中央企業不斷加大人才選育力度,加快鍛造國家戰略人才力量。
三是以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高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成為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的壓艙石。中央企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主要行業和關鍵領域占據重要地位,是推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戰略安全基石。近年來,中央企業不斷加強資源獲取能力、供應鏈保障能力,為我國國民經濟夯實發展基礎。同時,中央企業加快合規建設、不斷健全完善風險防控體系,提升國際化經營質量,普遍建立起境外法律風險排查處置機制,全部實現經濟合同、規章制度、重大決策三項法律審核率100%。下一步,國資央企將堅決樹立高質量發展理念,持續加強能源資源保障力度,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加強企業合規建設,強化海外利益和投資風險預警、防控、保護體制機制,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四是以完善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和市場化經營機制發揮我國制度優勢,成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領頭雁。企業是社會經濟最有活力的細胞。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中央企業著力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效發揮各治理主體功能作用,全面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目前,中央企業子企業動態優化“前置研究事項清單”比例達到66%,超過80%的企業建立董事會和外部董事考核評價制度。下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國資央企將持續推動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根據不同規模、不同層級、不同類型企業特點,分層分類完善黨委(黨組)“前置研究事項清單”,不斷加強外部董事、職工董事規范管理和履職支撐,全面構建新型經營責任制,打造適應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現代新國企。
五是以完善國資監管體制機制破除企業發展制度阻礙,成為實現國資監管與公司治理更好銜接的實踐者。國務院國資委立足出資人職責,把握不同行業特點和功能,著力推動“一業一策”考核,全面實施“一企一策”考核。更加突出中央企業主責主業,出臺核心行業領域專項支持政策,探索構建“五個價值”評價模型;推動國有企業產權登記信息系統與市場監管主體登記系統實時對接,促進依法監管、高效監管。下一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國務院國資委將進一步健全經營性國有資產出資人制度,深化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運營公司和產業集團的分類改革、分類監管;完善國有企業分類考核評價體系,提升考核的差異化、個性化、精準化水平;科學構建適應相關行業生產經營規律和改革發展需要的自然壟斷環節監管體制機制,堅決管住自然壟斷環節,逐步推動自然壟斷環節業務在國家監管下獨立運營,有序開放競爭性環節。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