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02-02
2024年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有關負責同志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得到強化,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加強,高質量創新成果加快產出。面向未來,中央企業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用,在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科技創新體系構建等方面勇挑大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為促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更大貢獻。
一、布局關鍵領域構建科技領先優勢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國家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中央企業應深刻把握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要求,準確把握在我國科技創新全局中的戰略定位,積極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立足全局和長遠,全力以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構建我國未來發展的領先優勢。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取得了積極進展。2023年,中央企業完成戰新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但由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通常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需要面臨資金投入多、時間跨度長、風險性大等挑戰,一些社會資本和企業意愿不強,導致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不強等問題。
中央企業必須堅定政治站位,立足長遠、著眼大局,立足我國創新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主動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中擔當主力軍。中央企業要在立足自身主責主業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優勢特點,圍繞國家發展戰略持續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布局,大力培育新產業新賽道,不斷提高核心競爭力、增強核心功能,進一步凸顯戰略支撐作用。中央企業還可通過并購重組等手段,推動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優勢龍頭企業,切實發揮資金、技術和及集團協同等多方面優勢,帶動產業鏈協同發展,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整體競爭力。
二、加強研發投入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全面提升中央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對于應對國外技術封鎖、破解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中央企業研發投入逐年攀升,已連續兩年突破1萬億元大關,在多個關鍵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然而,對標世界一流企業,中央企業在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科技自立自強上仍存在不足,尤其在高端制造、新材料、信息系統架構等關鍵領域,對國外先進技術依賴度較高,“卡脖子”技術問題仍然存在。
中央企業要穩步提升自主研發投入力度,制定并執行長期穩定的自主研發投入增長計劃,加大對基礎研究、前沿技術與原創性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從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需求中凝練重大科學問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將“卡脖子”清單轉變為企業自主研發任務清單,加快關鍵技術的創新突破。加強自主創新與產權保護,強化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從根本上改變模仿與引進的創新模式,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著力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產品。營造良好科技創新環境,主動融入國家構建高水平人才集聚區和人才發展平臺的工作,強化原創性技術人才的引育和激勵,以激發內生原創動力。
三、協同創新資源提升科技創新效率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突飛猛進,科學研究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學科交叉融合不斷深入,科技創新廣度顯著加大、深度顯著加深、速度顯著加快、精度顯著加強,企業僅憑自身力量“單打獨斗”在科技創新領域無法取得質的突破?,F階段的科技創新需要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的協作,形成推進科技創新的強大合力。
中央企業需勇敢承擔起創新組織者角色,有效利用其在國家科技創新中的核心和引領作用,與國家的關鍵發展戰略和創新體系深度融合,集聚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等各界的創新要素,通過產學研合作、大中小企業融通、國際合作等多種方式實現資源的共享與互補。在共同創新的過程中,中央企業需承載科技創新“命題者”、“解題者”和“實踐者”的多重角色,通過主導規劃科技發展路徑、制定研發任務清單等方式為科技創新“命題”;通過整合創新資源,協同各實體的創新活動、提供研發策略和支持、共享關鍵研發資訊等方式進行“解題”;通過搭建成果應用和轉化平臺等方式進行科技創新“實踐”。另外,還需積極探索多元化運營模式,建立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要素雙向或多向流通為特征的多樣化創新研發組織,提升重大研究成果和創新技術的創新效率。
四、引領產業發展促進創新成果轉化
當前,中央企業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引擎,在關鍵領域涌現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一系列“上天入?!钡膰仄鞒浞终故玖酥醒肫髽I作為科技創新主力,正加速將創新技術轉化為前沿應用與產品,擔當了科技應用轉化者的責任。但整體來看,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轉化還存在企業內部技術轉化力量不足、創新體制機制缺乏、市場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運營成熟度不足等問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技創新成果向產品應用轉化的動力和活力。
中央企業要積極發揮產業引領作用,多措并舉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效率的有效提升。要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評估體系,健全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評價體系,主動把科技成果轉化績效考核納入企業創新能力評價,鼓勵企業將科技創新成果快速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充分發揮技術、資金、市場等方面的優勢,搭建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整合技術、資金、信息、市場、人才等各類創新要素,實現信息對接、資源共享、技術孵化、市場咨詢、金融支持、產業孵化等功能,打造科技成果技術轉化、知識產權運營、產業孵化、產業投資相融合的服務模式,協同創新鏈構建成果轉化生態,有效助力企業實現更高層次、高效率的科技成果轉化。
(作者為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 李紅五)
【責任編輯: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