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21-03-25
“因為熱愛,因為責任,我們要不忘初心,更加苦干實干,在工作崗位上做一串飽滿的稻穗。”2021年1月17日,在茂名石化裂解車間會議室里,中國石化技能大師、茂名石化首席技師張恒珍正在講一堂生動的石油精神黨課。 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張恒珍,26年堅守生產一線,40多萬次操作零失誤。多年來她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技術能手”稱號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華技能大獎”。
熟悉張恒珍的人都知道,只要在茂名石化,哪怕不當班,她每天都要去廠里,到裝置轉一轉;平常只要一聽說裝置有事,不管有沒有人通知,她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參與處理。始終和裝置保持最親密的接觸,始終把握裝置最真實的運行狀態,為裝置及時把脈祛病,保裝置平穩運行,是張恒珍最樸素的理想,是她作為一名石化工人的初心。
2020年春天,面對疫情,張恒珍和同事們一起,守護裝置的安穩運行。作為車間支委,她關心員工,協助車間解決小訴求,及時做好員工思想工作,鼓勁加油。同事們說:“看到張師傅在,我們心里就安穩。”
張恒珍積極參加車間“查思想、查紀律、查隱患”任務網格化管理,充分利用全國競賽封閉期間的準出時間,深入現場排查“責任田”隱患,將區域內所有管線、設備、閥門、管廊、平臺地毯式排查,利用大修準備階段梳理出6類儀表問題、排查責任區內16項泄漏腐蝕隱患,對碳二加氫等系統主體設備131個部位進行外腐蝕回頭看排查,專項排查管線65條。在張恒珍和同事們的努力下,2號裂解裝置長周期運行已達68個月,創同規模裝置最佳紀錄。
“工作室的成員是車間的勞模、工匠、班組長等主要技術骨干,要在優化系統和突破瓶頸上下大功夫?!睆埡阏湓谝巹潯皬埡阏鋭谀9ぷ魇摇毙乱荒旯ぷ鲿r,暗暗下定決心,要讓勞模工作室團隊成為保證裝置安全高效平穩運行的重要中堅力量。
張恒珍不斷完善勞模工作室管理制度,定期組織工作室成員開展技術攻關會議,討論系統運行情況,并針對運行情況制定對應的優化措施。她帶領團隊積極參加車間創新攻關,促進裝置安全、穩定、高產。2020年,在公司攻堅創效行動中,工作室團隊組織實施全年增產丙烯等98項優化項目,增效8000余萬元。
在勞模工作室的帶動下,車間職工爭先創優,在小指標優化上紛紛獻策推動大指標創優,2020年,關鍵指標裂解裝置損失率達到0.04%,創歷史最好紀錄,高附能耗273千克標油/噸,在系統內排名第一,并被評為“2019年度乙烯子業務30萬至60萬噸乙烯和雙烯能效最優企業”。
“做一串飽滿的稻穗”,這是張恒珍對自己的要求,也是對徒弟的要求。她不斷地學習,提升自己的技能,從全國技術能手到中華技能大獎,每一次提升,都讓自己更有底氣,更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徒弟們。
2020年,張恒珍被委任為全國乙烯裝置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茂名石化參賽隊的教練。16年前她和同事一起參加了全國石油化工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團隊獲得了第二名,未拿到金牌的她始終留有遺憾。接到擔任主教練的任務的她,下定決心要竭盡所能帶領團隊奪得金牌。
在帶領團隊進行封閉培訓期間,她通過細化每周培訓計劃、每周組織考試、以賽促學等方式增強選手培訓效果,通過每天觀察總結選手狀態,有針對性地制定策略幫助提升。6個月,她沒有給自己放一天假。有一次,她因為身體不舒服要到醫院輸液,只叫同事頂了晚上三個小時的班,輸完液又馬上趕回教室和選手一起討論問題。
最終,她帶領的團隊一舉在全國乙烯裝置行業競賽中奪得了團體總分第一、個人第一的好成績。這份好成績,不僅僅來自6個月的突擊提升,更來源于日常的技能培養。
“打鐵先要自身硬”,張恒珍深知企業要高質量發展必須依靠自身培養人才,利用勞模工作室高技能人員組成優勢積極探索導師帶徒、專班培訓、深夜小課堂、現場導學等培訓方式,開展日常培訓,累計集中培訓108場次,培訓授課260余課時,參與培訓6500多人次。3年來,工作室成員共結對帶徒114人次,先后有6人達到高級技師技能水平,9人取得技師資格,各成員所帶班組中有36名達到高級工技能水平。
【責任編輯:家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