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0-06-29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堆示范工程建設的決勝之年。宋雨蒙,一位華龍一號示范工程調試工程師,扎根調試一線十年,做重大工程建設的“排頭兵”,演繹新時代核工業人的初心與堅守。

用心守護核電安全
作為一名調試工程師,宋雨蒙負責調試現場的設備安全和人員安全的把控,他始終細致對待工作,用心守護核安全,宋雨蒙積極響應“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黨建工作聯合委員會的號召,投身“黨員進班組”活動,進駐隔離辦班組,在批準把控各項工作許可證的過程中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至今未發生一起隔離失誤事件。宋雨蒙常說:“黨員就是安全員。他人安全,自己安心。”
福清核電5號機組冷態性能試驗前夕,宋雨蒙在批準華龍一號首堆110伏直流電源A列母線停役工作許可證時,本著質疑的工作態度進行了五重嚴密失電推導,發現機組集散控制系統(DCS)平臺供電存在設計隱患。宋雨蒙及時叫停了母線停役工作,協調電氣設計人員解決問題。他說:“調試工程師不僅是作業安全措施的決定者,更是現場安全的一道寶貴屏障,容不得一絲馬虎?!?/p>
想盡辦法找問題
說起調試工作,有著近十年的核電機組調試經歷的宋雨蒙說:“機組調試,就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向生產機組做好經驗反饋,防止問題重復發生的過程?!?nbsp; 反應堆保護系統是核電站重要的安全系統,華龍一號反應堆保護系統采用了新型DCS平臺,缺少實踐經驗。宋雨蒙頂住壓力,帶領團隊創新提出反應堆保護系統保守投運方案,通過釋放保護信號與重大、易損設備“雙重”隔離相結合的方式,既達到驗證系統可靠性的目的,又將后果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通過這一做法可全面檢驗反應堆保護系統潛在缺陷。
在宋雨蒙的帶領下,福清核電5號機組實現了熱試期間反應堆保護系統首次試運行,提前發現并解決了多個系統隱藏缺陷。實現了自主三代核電安全保護系統功能的先行實踐檢驗,為首堆安全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為后續華龍一號機組調試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調試攻堅有“秘訣”
在進行機組氣動閥失電、失氣分析時,宋雨蒙發現,部分驅動氣動閥門動作的電磁閥控制邏輯存在安全隱患,不僅對機組調試構成阻礙,更可能引起機組運行瞬態的發生。發現問題后,在缺少外部專業技術支持的情況下,宋雨蒙帶領團隊努力分析問題的根本原因,深入研究參數設置原則,同時,利用調試工作窗口,研究同類型平臺控制規律,反復測試,逐級協調,推動氣動閥問題在調試期間徹底解決,為5號機組系統狀態安全以及華龍一號機組長期安全可靠運行夯實基礎。
當提起推動“華龍一號”調試缺陷解決的“秘訣”時,宋雨蒙表示:“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要堅定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勇氣。有了必勝的決心和勇氣,就會站在一個新的角度看待問題,運用新的方法解決問題,即便再難,也會產生破解之法?!?/p>
【責任編輯: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