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8-11-12
“在家門口工作真好,有穩定收入,還可以照顧家里!”來自貴州黔西南的90后小伙兒黃廷忠由衷感慨。此前,他在外打工,聽說家鄉新成立的貴州振華義龍新材料有限公司招工,他趕回安龍縣老家,被招錄為振華義龍首批正式員工,每月收入比在外打工還高。
作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產業扶貧的受益者,與黃廷忠經歷類似的還有300余人。自1994年承擔國家扶貧任務以來,中國電子累計幫扶貧困縣市和欠發達地區近30個,投入幫扶資金逾億元。通過探索產業扶貧、生態扶貧、民生扶貧、信息化扶貧、黨建扶貧、就業扶貧、聚力扶貧等多元化的精準扶貧路徑,中國電子為堅決打好脫貧攻堅戰貢獻央企力量。
“央企的黨性和人民性,決定了我們要急中央所急,做群眾所盼,以更大的支持力度、更實的攻堅舉措,把黨中央和總書記的關心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全方位助力幫扶地區內生發展、早日脫貧致富,與貧困地區黨委政府一道,共同鏈接幸福世界、決勝精準脫貧,奉獻具有中國電子特色的扶貧方案。”談到企業扶貧觀,中國電子黨組書記、董事長芮曉武表示。
讓貧困戶端上“金飯碗”
精準扶貧,產業先行。作為我國最大的國有綜合性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多年來,中國電子積極發揮行業、產品、科技和人才優勢,以重點工程為牽引,實施大批幫扶項目,加強產業培育、特色開發和就業帶動,出資1億元入股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幫民生、扶經濟、促發展,推動扶貧方式由直接“輸血”向持續“造血”轉變,開辟了一條將扶貧與企業主業結合發展的幸福之路。
振華義龍是中國電子旗下專業從事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生產研發的企業。去年初,在黔西南州政府和中國電子共同推動下,一項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總投資8.9億元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項目,在素有“西南屏障”“黔桂鎖鑰”之稱的國家級貧困縣安龍縣落地建設。項目得到中央企業貧困地區產業投資基金2億元資金支持,投產后已形成年產2萬噸的生產能力,預計2018年可帶動貧困群眾直接就業700人,間接就業1000余人。
“我們的扶貧思路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通過無污染的新能源產業項目帶動貧困地區長遠發展,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和就業等問題,找到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市場調節的最佳結合點。實踐證明,這種模式深受老百姓歡迎?!比珖舜蟠怼⒅袊袢A電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林說。
在扶貧路上,如何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對此,中國電子不斷創新實踐。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河北扶貧脫貧工作的重要指示,中國電子旗下的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在石家莊、衡水等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發揮生物質能源技術優勢,推進農作物秸稈和農林廢棄物綜合利用,積極為貧困地區及周邊地區打造清潔能源全產業鏈。
“十三五”時期,中國電子系統技術有限公司計劃投產5家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每年用于秸稈收購的投入超過4億元,1萬余農民從事農林廢棄物收儲運工作,可帶動至少2500名貧困農戶脫貧增收。
彩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彩虹集團)是中國電子旗下主要發展平面顯示、新能源產業的骨干企業。近年來,彩虹集團加快產業升級與項目扶貧、就業扶貧的雙向發力,累計投資逾8億元,在陜西延安市建設全球最大的全氧燃燒光伏窯爐項目,支持革命老區經濟發展,點火生產初期即招錄200多名當地貧困家庭子女就業;在長武縣建設1.77兆瓦農光互補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建成后不僅能有效降低地方單位產值能耗水平,為當地發展特色養殖、農旅結合的脫貧之路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清潔能源,還將拿出電站收益,給予棗園村脫貧農戶每戶每年1000元和未脫貧農民每人每年1000元的幫扶補貼,將光伏扶貧與貧困地區群眾結成緊密的利益聯結體。
播種脫貧發展“新希望”
據統計,我國中央企業結對幫扶42%的國家級貧困縣。在承擔中央定點扶貧任務的97家央企中,和中國電子類似同時幫扶4個以上貧困縣的央企有21家,堪稱扶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敖陙?,我們堅決響應中央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號召,抓民生扶貧解決生產生活急需,抓智力幫扶激活脫貧發展動能,抓電商推廣助力特色產業發展,抓農旅融合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集團定點幫扶的海南臨高、四川閬中、陜西鎮安、貴州松桃4縣市和所屬企業結對幫扶的11個貧困或欠發達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都發生了明顯變化。”中國電子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李曉春介紹了扶貧創新情況。
扶智與扶志,根本在育人。2016年,在扶貧調研中,中國電子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臨高縣的網絡教育上。為改善當地基礎教育條件,中國電子決定為縣里唯一的一所中職技校捐建3間“云教室”。截至2017年,由中國電子所屬中國長城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的“云教室”如雨后春筍般在縣9個鎮級中學生根發芽,當地1247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的教學及社會培訓所需得到有效解決,教學信息化水平得以大幅提高。
結合幫扶地區實際需求和企業所長,中國電子不斷在教育助力就業創業、信息化實現資源配置等方面創新思路,利用集團網信產業優勢,加大智力幫扶力度,幫助學生教育實習,為脫貧致富帶頭人、鄉村干部和基層骨干提供培訓機會和掛職鍛煉崗位,讓他們敢想敢干、能干會干,不斷激發自我發展的內生動力。
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寄語,也是所有貧困家庭對子女的渴望。在中國電子人力資源部主任、扶貧辦主任韓宗遠看來,教育幫扶和就業幫扶是從根本上斬斷貧困代際傳遞鏈條的重要途徑,“通過強黨建扶志、強培訓扶智,幫助農村貧困青壯年轉變思想觀念,迅速掌握技能,打開就業通道,用知識和能力改變命運、發家致富,是我們最大的心愿!”
目前,中國電子和所屬企業幫扶著15個縣市、近20萬貧困群眾。通過扶貧掛職干部與貧困群眾的密切接觸,精準了解群眾最急、最憂、最盼、最想的事,第一時間反饋給集團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掌握和研究。缺路修路,賑災救急,引水架橋,開發果園,中國電子聚焦民生短板,幫助因災因病因殘因學致貧人員逾3000人。農特產品愁銷路,集團聯合中國社會扶貧網搭建電商銷售平臺。鎮里村上急培訓,集團捐建電教室、協調開發培訓課程、安排技術人員駐村指導……“面對影響脫貧攻堅的各種‘疑難雜癥’,我們要下好治愈貧困的‘藥引子’。一件一件扎實做,加成效果就顯現了。”韓宗遠說。
黨建扶貧建致富“示范窗”
“集團黨組不僅注重經濟脫貧,更重視組織重塑、精神重塑。今年將組織160萬元特殊黨費,為貧困村捐建16個‘黨建扶貧小屋’?!敝袊娮狱h建工作部主任劉桂林提及的“黨建扶貧小屋”,是中國電子以黨建帶扶貧,深化企業黨建信息化產品應用,加強貧困村基層組織陣地建設的又一創新舉措。
開展支部共建、結對幫扶,幫帶貧困地區“兩委”班子和黨員發揮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幫助貧困群眾擺脫思想貧困、增強脫貧信心、激發內生動力,“黨建扶貧小屋”逐漸成為貧困村黨員之家和黨支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示范窗口。“此外,我們各級黨組織帶領工會、共青團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幫扶行動,像總部機關工會發起的以購代捐‘愛心消費’活動,形成了積小愛為大愛、匯小流成江海、愛心幫扶直接精準送達的消費扶貧新路徑?!?/p>
閬中市大力宮村貧困戶張能虎,80歲的老母親常年失明多病,女兒在外地上學,全家就靠他辛苦種地的微薄收入艱難維持。在村黨支部的幫助和鼓勵下,通過落實國家和地方各項幫扶政策,如今他和老母親已搬入新房,還入股了村里的專業合作社。張能虎外出務工,同時能拿到一份村里每年12%的分紅,不僅順利脫了貧,對今后的生活更有著美好的規劃。
一年前,松桃苗族自治縣迓駕鎮馬安村貧困戶李正軍還在為一家十幾口人沒一床完整的被子苦惱,他身患癌癥,9個子女4個在上學,沒有被病魔壓垮的他成了家里的頂梁柱,但單靠他在外省打工所得,難以支撐全家的日常開銷。2017年初,偶然從微信中得知中國電子幫扶家鄉發展鄉村旅游,抱著試一試的想法,李正軍回到村里務農,僅旅游項目中130畝荷花和500余畝櫻花樹的種植,就使他每天有60元勞務收入,荷花園的蓮子、漁產和櫻花苗木等銷售列為貧困戶集體分紅,又為他增收2萬元。這一年,李正軍一家順利跟著馬安村503戶1776人整體脫貧,美麗鄉村真正實現了百姓富、生態美?,F在,這一片帶給馬安村百姓幸福希望的荷花園正積極地為下一次豐收準備盛開。
不松勁發起“總沖鋒”
同舟共濟,立己達人。在企業轉型發展任務艱巨的背景下,中國電子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為緊缺的領域,聚勢賦能,補民生短板,解決實際問題,將精準扶貧的理念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表現出大國長子的責任與擔當。
“2013年彩虹集團整體并入中國電子,近年來我們多家子企業也實施了整合重組。重組前后,相關企業克服種種困難,做到了扶貧工作不斷線、不放松。”芮曉武介紹,“今明兩年,中國電子要舉全集團之力強力推進定點幫扶的4縣市全部摘帽,實現12.5萬貧困人口脫貧。”
越往后難度越大,越要壓實責任、細化工作。結合深入貫徹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和《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中國電子制定了扶貧攻堅三年規劃和年度工作要點。提出要進一步創新幫扶方式,助力大數據扶貧應用升級,促進脫貧攻堅領域信息化水平提升,幫助貧困地區以信息化手段加強精準脫貧管理和農業災害監測、治安防控、社會治理、基層黨建工作。著力加強作風建設,完善資金籌措、資源整合、利益聯結和監督考評機制,以提高脫貧攻堅質量和貧困群眾滿意度為導向,抓好脫貧摘帽和鞏固提升,從“直接幫扶”“開發式幫扶”和“智力幫扶”多個層面,支撐幫扶地區徹底脫貧加快發展。
“總書記指出,弱鳥可望先飛,至貧可能先富,思路一變天地寬。扶貧攻堅我們責無旁貸,也大有可為?!闭劦浇窈蟮墓ぷ?,中國電子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張冬辰說:“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我們將時刻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落實國務院扶貧辦和國資委黨委要求,充分利用企業內部和社會化市場化兩種資源,積極發揮集團總部和成員單位兩個積極性,攜手地方黨委政府和貧困群眾,在產業、科技、教育、生態等扶貧領域,沖鋒在前,爭當表率,為完成這項中華民族的歷史偉業,竭盡全力譜寫好中國電子篇章?!?本刊記者 王倩倩 通訊員 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