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9-10-16
楊劍——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對口扶貧村寧強縣陽平關鎮曹家壩村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陜鈾公司2018年度文明標兵。
2018年底,曹家壩村成功實現整體脫貧。當楊劍和扶貧工作隊的同志們接到消息的那一刻,回想起之前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大家心中只剩下兩個字:值了!曹家壩的率先脫貧也充分彰顯了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的集體智慧。
時光飛逝,楊劍到曹家壩駐村快滿兩年了,近700個日日夜夜,肩上的擔子雖沉甸甸,但為了能讓鄉親們早日脫貧,他始終堅持著,不停地奔波在曹家壩村,大大小小的路上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腳印。在大山深處的古老村落里,他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辛苦、吞得下委屈,始終面帶微笑去解決一道道難題,攻克一道道難關。在鄉親們心中,楊劍就是他們的“全能”隊長,遇到大雨,他幫大家修路;有人受傷,鄉親們找他來幫忙……他一心一意帶領大家奔向美好的生活,這就是楊劍在曹家壩的真實寫照。

工作中的楊劍(右一)
鄉親們的貼心人
在曹家壩村沒有人不認識楊劍,他撲下身子、甩開膀子,一家一家走門入戶去貼近鄉親們,了解他們的疾苦和難處。鄉親們都說早已把他當成了自家人,平時拉著他和他話家常。遇到困難,也第一時間就想到他,他也總能給大家想出最合適的解決辦法。深夜,楊劍又耐著性子、扯著嗓子與村委一班人熬更守夜研究扶貧項目、落實具體措施。
臘月里,在曹家壩村見到楊劍的時候,我們一下子愣住了:一身舊工作服,一雙沾著泥土的防砸鞋,人顯得又黑又瘦。走進他的辦公室,一個小烤火爐,散發著薄薄的暖意。匆匆吃了飯,他騎著摩托車,又開始了入戶走訪。摩托車在坑坑洼洼的路面上跌跌撞撞緩緩行駛,沿途的大爺大媽遠遠看見了,都笑著打招呼:“楊書記,又到哪家去呀?”

楊劍(左一)入戶走訪
鄉親們的智囊團
扶貧是個技術活,急不得,楊劍秉持著有細心、有耐心的態度,帶領曹家壩村的鄉親們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上了脫貧的道路。
扶貧要先扶志,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必須克服等、靠、要的心態。他以走門入戶、組織貧困戶大會等方式,積極宣講黨和國家脫貧攻堅政策,激發了村民內生動力。
村民有了動力和信心,楊劍開始積極尋找適合曹家壩村各家各戶的脫貧方案。為此,他全面掌握每個貧困戶的致貧原因,并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困難,建檔立卡、因戶施策,做到精準發力。
要想從“輸血”向“造血”轉換,產業發展是硬道理。經過走訪調研之后,楊劍發現曹家壩村有良田1200多畝,非常適合發展大棚蔬菜、中藥材種植等產業。楊劍和隊員們苦口婆心挨家挨戶做工作,勸導鼓勵村民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同時也對積極性高的村民先行幫扶,讓一部分人先嘗到產業發展的甜頭,示范效應顯現出來,后面的工作就好做了。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貸款擔?;疬@時發揮了大作用,幫村民們解決了沒有初始資金的問題,使村民發展產業有了底氣。
而今的曹家壩一排排蔬菜大棚、一壟壟銀杏,種植業、養殖業全面開花,充滿著生機與活力。落實產業補貼、推進兩房建設、解決實際困難,楊劍和工作隊員們用事實和實績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與贊賞。

楊劍(右二)入戶走訪
鄉親們的搶修隊
曹家壩村地處大山,交通不便,經過中核陜西鈾濃縮有限公司多年的幫扶,主要干道交通有了明顯的改善。但通組道路及產業便道還是存在明顯的“卡脖子”現象。
2018年7月11日,寧強縣普降暴雨,對村內外道路造成嚴重損毀,路對于村民可是頭等大事,得盡快想辦法。楊劍和工作隊員們迅速協調資源,帶領鄉親們一道在較短的時間內修復損毀道路12公里,修建簡易橋涵3處,路又暢通了,鄉親們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要想富,先修路。解了燃眉之急后,楊劍想要徹底解決道路問題。駐村工作隊和村委會反復討論,制定了最優方案,協調資金,修建通組道路及產業便道4條5公里,同時在全村需要埋設涵管的地方實現全覆蓋鋪設,徹底解決村民的涉水行路問題。
除了搶修道路,楊劍和隊員們還幫助鄉親們解決了許多生產、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問題。在走訪貧困戶石厚義家中時,得知秧田引水渠年久失修,無法引水,導致多戶人家十幾畝水田無法按時插秧,工作隊及時研究方案架設水管予以解決;貧困戶余華明騎摩托車不慎墜崖,需緊急搶救,駐村工作隊積極協調人力、資金對其進行及時救助……僅2018年,類似的緊急幫扶就有13起,在村民遇到突發困難時,扶貧工作隊員們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深知,每一個問題都很重要,只有切實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意義上幫助到村民們的生活。
現在,楊劍和隊員們依然奮戰在扶貧攻堅一線,鞏固著脫貧成果。讓鄉親們脫了貧堅決不能返貧!他們鏗鏘有力的腳步繼續譜寫著央企的責任與擔當,訴說著央企的情感與情懷。
【責任編輯:李子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