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國資報告》雜志 發布時間:2019-10-09
編者按
70年披荊斬棘,70年砥礪奮進,新中國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9月2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分別授予“共和國勛章”“友誼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并發表重要講話。在獲得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42人中,有多位國企人的身影。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即日起,國務院國資委網站聯合國資小新推出系列報道,今日推出第四篇《“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王啟民:一生只做一件事——為祖國獻石油》。
從波瀾壯闊的石油大會戰,到原油5000萬噸以上27年高產穩產,再到建設百年油田新實踐,在大慶油田開發建設的各個時期,王啟民始終奉獻在石油科研一線。 1961年,北京石油學院畢業的王啟民來到大慶,37年后被授予“新時期鐵人”稱號。每一個油田技術開發的關鍵時刻,他總是挺身而出,無止境攻關科研,無禁區挑戰極限。
王啟民說:“我這輩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研究怎么開發好大慶油田?!比嗣窨?、改革先鋒榮譽稱號獲得者、科技興油保穩產的大慶“新鐵人”王啟民,是又一枚閃光的“大慶名片”。如今已經82歲的他,依舊照常上班,繼續為尋找最新的高效驅油技術而奔忙。

60年代:他闖出了“中國式注水開發”的新路
油田開發是一門科學,大慶油田一開始就采用注水開發。國外流行的理論是:“溫和注水,均衡開采?!钡亲裱@條思路開發,出現了地層壓力下降、產量遞減的負效應,一半油井被水淹、采收率僅5%。擺在王啟民面前的,似乎是一片茫然不可知的世界。但他并沒有氣餒,下決心從實踐中找答案。
王啟民和同志們一起,在陰冷潮濕的帳篷中反復實驗,最后得出結論——油田開采的關鍵是保持壓力,不能怕見水就不注水。王啟民帶領試驗小組選了一口含水達60%的油田進行試驗,發現該井日產量由原來的30多噸增為60多噸,含水量卻下降了。這口井的經驗立即得到推廣,大慶油田涌現出一批日產百噸以上的高產井。
這就是王啟民的“高效注水開采方法”,一舉打破了當時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溫和注水”開采方式,開創出中低含水階段油田穩產的新路子。王啟民稱這為“不破不立”。一條中國式注水開發的新路被王啟民立起來了。
70年代:他創造了“分層開采 接替穩產”新模式
瘦弱的身子,走路總是哈著腰,常常疼得滿頭汗,看著現在的王啟民很難想像他曾是國家三級運動員。長期野外作業,讓他患上了類風濕強直性脊椎炎。
70年代初,為摸清油田高產穩產規律,王啟民和科技人員一起再次住進了中區西部試驗區。為搞清地下油水的每個微小變化,在9平方公里的試驗區,在滿是地層的夾縫中,在油和水之間,他們整整摸索了10年。
隨著開采程度的加深,1975年,試驗區主力油層產量下降幅度增大,油井平均含水量上升到54%,油田命運面臨新考驗。
王啟民與他的團隊采集、分析了1000多萬個數據,創造出“分層開采,接替穩產”的新模式,使水驅采收率提高了10%至15%。他們不僅保持了試驗區中含水期的高產穩產,而且繪制出了大慶油田第一套試驗區高含水期地下油水飽和度圖,這是大慶油田第一個5000萬噸穩產目標確立并實現的理論和實踐依據。
1976年,大慶油田年產原油5030萬噸,跨入了世界特大型油田的行列,開創了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的新紀元。
80年代:他激發了穩產10年再10年的底氣
1985年,大慶第一個穩產10年的目標勝利實現后,提出第二個穩產10年的奮斗目標。當時,大慶油田面臨著已經進入高含水期的矛盾。要采儲平衡,繼續高產穩產,必須挖潛力。
王啟民和同事們一起,刻苦鉆研,得出結論是油田表外儲層中潛力很大。表外儲層,指的是厚度在0.5米以下的薄差油層。大慶的每口井、每個油層都有表外儲層,一旦成功開采,就可變廢為寶,增加幾億噸儲量。
國內外都沒有開發表外儲層的先例。王啟民決心依靠科技,繼續探索新路。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歷經7年艱辛,測算結果是大慶表外儲層的地質儲量達7億多噸,后共布井1萬多口,使低透薄油層成為油田穩產的接替力量,多種努力下,使油田增加地質儲量20多億噸,相當于為國家找到了一個新的大慶油田。
90年代:他助力大慶實現世界油田開發史奇跡
1991年年初,在油田開發技術座談會上,大慶油田科技工作者各抒己見、獻計獻策。王啟民及時提出了“三分一優”結構調整原則和“挖液穩油”的新模式,經集體論證后,在全油田實施推廣“穩油挖水”戰略,使大慶油田3年含水上升率不超1%。與國家審定的開發指標相比,5年累計多產原油610多萬噸。
到2002年,大慶油田創造了連續27年年產原油5000萬噸以上的紀錄,遠遠高于世界同類油田12年的水平。
近50年來,王啟民先后主持了油田8項重大開發試驗任務,參加了40多項科研攻關課題和油田“七五”“八五”“九五”開發規劃編制研究等工作?,F在,王啟民又有了一個新的頭銜——新型驅油劑驅油技術項目課題經理。他滿臉幸福地說:“這要是成功了,咱們的驅油技術可就又跑到世界的前面了?!?/span>
【責任編輯:張曉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