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7-20
陽光之下,在柳州市鹿寨縣經濟開發區產業基地屋頂,在梧州市西江機場南側山坡,一排排光伏板與蔚藍的天空相映成趣,這是中國能建廣西工程局繪制出的生態宜居畫卷。
廣廈之上映湛藍
“這每天都有工作人員上上下下咱們屋頂的,難道是房頂不結實需要維修嗎?”在廣西柳州市鹿寨縣經濟開發區產業基地上班的趙慧嬋,看著正在爬梯子的施工人員,她和工友談論著心中的不解。
“原來我們的屋頂上藏著一片‘藍色’光伏”,3個月后,當工友帶著趙慧嬋站在基地的高樓上,映入眼簾的一片“波光粼粼”,讓她長久以來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廠房樓頂上“種”滿了藍色的光伏面板,陽光下熠熠生輝,蔚為壯觀。

柳州鹿寨祥鹿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
讓趙慧嬋驚嘆的這個“屋頂”光伏電站,建于今年4月初,是鹿寨縣首批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工程,充分利用經濟開發區6座科技產業孵化園和5座石墨烯基地樓頂的空間修建,裝機容量達4006.35千瓦,共計使用7340塊單晶硅光伏組件。
“光伏發電無排放、無污染、無噪音、無輻射,是綠色環保的清潔能源,建在廠房屋頂上不僅不會對企業生產造成任何影響,而且還將屋頂閑置區域完全利用了起來?!甭拐夥椖坎拷浝砬裾f。

“一塊光伏面板重33公斤,每天平均安裝500多塊,光伏設備安排時要先裝支架再裝面板,還要保證整排面板的角度統一?!表椖抗こ坦芾聿控撠熑死羁≌f道,“光伏板不僅能起到隔熱作用,夏季廠房溫度還可下降3至4℃,我們現在想方設法實現發電率最大化?!?/p>
然而,由于施工作業點位于樓層頂部,太陽能光伏板架易受較大風壓影響,導致受光條件差、發電效率低等情況出現。對此,鹿寨光伏項目部加強協同配合,細化施工方案,在確保安全和工藝達標的基礎上,創新采用增加配重模塊和安裝光伏優化器等措施,有效解決了難題,極大增加了光照利用率和運行穩定性。
從“用電大戶”到“發電高手”,鹿寨縣經濟開發區科技產業孵化園及石墨烯基地走上了向資源節約型產業基地轉變的綠色低碳之路。6月30日,柳州鹿寨祥鹿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首批并網發電,項目總工程師韋清浙拿出紙筆算起了“能源賬”:“投運后的經濟開發區光伏電站平均每年能實現發電量360萬千瓦左右,平均每年可累計減少標準煤1200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00余噸?!?/p>
炎炎夏日,日光正熾,11座廠房“藍房頂+綠光伏”的發電量已然進入峰值階段,人們不禁驚呼,“通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一部分光伏電力不僅能維持經濟開發區正常運行,多余的部分還能向大電網輸送,在獲得‘陽光紅利’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p>
綠蔭之下任翱翔
當陽光灑向大地,放眼遠眺,目光所及的一張張光伏板與蒼穹輝映,一時間天地相連,滿眼盡是藍色。一棵棵青翠的苗木從光伏發電板下探出頭來,仰望著劃破天際的飛機,瞬間定格成一幅美不勝收的綠色能源新畫卷。

梧州西江機場37.5兆瓦林光互補光發電項目
一邊是一條筆直平坦的飛機跑道,一邊是一片星羅棋布的“光伏?!?,這一壯觀的場景正發生在梧州西江機場37.5兆瓦林光互補光發電項目當中。
光伏與機場的結合,并非偶然。梧州市地處亞熱帶,北回歸線橫貫中部,光照充足,有發展“陽光經濟”的先天優勢。此外,西江機場南側山坡面積為61.4萬平方米,四周空曠,也適宜建設地面光伏發電。
然而,項目從今年2月建設伊始到建設過程中就面臨一系列難題:機場環境特殊,光伏項目建設易受機場限高、電磁干擾等不利因素影響;國內光伏建設設備緊俏,廠家供貨周期長,物資設備吃緊,施工人員管控出現滯后等等。

一頭連著疫情防控安全穩定,一頭連著項目建設有序推進,梧州光伏項目部緊緊牽住項目進度這一“牛鼻子”,建立健全項目跟蹤調度機制,對內層層分解施工任務,著力破解項目建設人員調配、設備進場、物資準備等瓶頸問題;對外積極與國家電網對接,完成并網備案相關手續,協調配料供應商,提前預付材料款,滿足現場建材供應需求,確保重要節點進度穩步向前。

正是揚鞭奮進的精細化管理,保障了項目如期在6月28日實現全容量并網發電?!绊椖坎扇∩鷳B農業與綠色發電相結合的‘林光互補’發電模式,投運后預計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4640.76萬千瓦時,有效緩解電力供需矛盾?!蔽嘀莨夥椖坎控撠熑岁愔武h介紹道。
曾經閑置一旁的空地資源,如今已成為梧州西江機場的能源高地。得益于“林光互補”發電模式,將太陽能光伏板架設置成1米以上高度,以留下足夠空間種植花卉、農作物及中藥材,發展光伏發電與現代林業開發“板下經濟”,從而保障了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

無論是柳州鹿寨祥鹿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的“藍色屋頂”,還是梧州西江機場林光互補光發電項目的“綠能海洋”,爍爍發光間是濃墨重彩繪新景,電流飛馳中更是生態宜居入畫來。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