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7-05
來過毛烏素沙地的人,幾乎都要問這樣一個問題:“這里究竟是先有的‘氣’,還是先有的‘路’呢?”中國石油華北油田員工用14年的艱辛歷程告訴人們:“氣”和“路”本沒有先后,只是我們有一股“氣”在哪里?“路”就有向哪里“生長”的干勁和勇氣。
4年來,華北油田蘇里格分公司和路橋公司兩支勁旅風餐露宿,晝夜兼程,戰風沙,守寂寞,迎酷暑,斗嚴寒,扎根毛烏素沙地不動搖。截至6月中旬,蘇里格分公司管理氣井566口,平均日產氣量230萬立方米,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98億立方米。路橋公司累計維護進井道路2000余公里,環境治理井臺80多座,管線覆土200多公里,完成320口井的鉆前工程,防風固沙110畝,修建伴管路35公里,泥漿不落地處理270余口井,完成3座集氣站共12臺壓縮機大修維護任務。

不論路有多長、沙有多高,定期測量輸氣管道埋深工作雷打不動
“在蘇里格‘五加一’市場,華北油田的轄區面積最小,生產指標最少,管理水平最高,經濟效益最突出,靠的就是一流管理和主動擔當的敬業精神?!碧K里格分公司生產負責人這樣介紹。
毛烏素,沙塵浩蕩,戈壁無垠,到處充滿不確定的神奇變數。在建產初期,由于缺少高標號柴油,值班車在執行任務途中甚至出現了柴油結蠟熄火,有員工站在沙地里等了兩個多小時,才搭車回到駐地。

羊群在伴管路腳下移動,攤鋪機開足馬力加速路面施工
與風沙交手需要勇氣,與氣井相遇更需要耐心。每年的5-8月份,是蘇75作業區夏季排水采氣的關鍵期。由于個別氣井出水嚴重,井筒積液增加,產量遞減較快;低產氣井較多,措施工作量增大;井筒故障增多,導致氣井排水采氣難度加大。對此,作業區干部員工抓準時機,對個別井實施泡沫排水。通過對癥下藥、精心調理,保證排水采氣井平穩渡過關鍵期。

紫外線是高原的“第一殺手”,攤鋪機操作員的手被曬掉了皮
如今,在蘇里格分公司采氣生產區域,鼠標一點即可將點多、面廣、線長的生產設備搬上屏幕,通過自動化遠程傳輸系統,可實時繪制出單井生產動態曲線,準確判斷氣井工況,及時調整工作流程,做到了早發現、早治理、早見效,確保集氣管網運行正常。面對沙地復雜的地域和氣候環境,華北油田人用信念和勇敢,見證了“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意和美好內涵。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