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5-09-25
海南,這座四面環海的寶島,坐擁廣闊的海域面積,海上風能資源極為豐富,是海上風電開發的“黃金場域”,憑借這一堅實的資源基礎,海南海上風電產業正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目前,海南已在臨高、儋州、東方等沿海市縣積極推進海上風電項目建設,風電總裝機達到217萬千瓦。2025年,海南海上風電項目計劃總投資超795億元。
走進華能(臨高)新能源有限公司的中控室,工作人員正盯著大屏幕,密切關注著風電機組的實時運行狀態。華能臨高CZ1海上風電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6個月,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通過海底電纜輸往海南島內千家萬戶?!懊磕觏椖款A計可提供綠電約18.5億千瓦時?!比A能海南清潔能源分公司海上風電項目部業務員肖維曾向記者介紹。
在儋州,大唐海南120萬千瓦海上風電一期項目和與之毗鄰的申能120萬千瓦海上風電一期項目,正持續將海風轉化為清潔電能輸往陸地。一旦這兩個項目全面并網投產,預計每年可提供約74億千瓦時的清潔電能。
隨著海上風電建設的大規模投入,海南的風電產業鏈也在逐步形成并不斷完善。東方、儋州、臨高等地紛紛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引入葉片、塔筒鋼結構、海纜、新型儲能裝備、海上施工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其中,東方市依托東方明陽新能源高端裝備產業基地,實現大兆瓦風機主機、葉片的本地化生產,初步構建起“本地生產—就近使用”的產業鏈閉環,有力地推動了海南海上風電產業鏈朝著延鏈、補鏈、強鏈的方向發展。
海南還通過“風電+”模式構建多能互補體系,拓展綠色能源應用場景,提升能源附加值,助力海南綠色能源產業升級。目前,海南東方深遠海海上風電試點項目、明陽智能海上風電制氫和氫能綜合利用示范暨百萬噸級綠色電氫氨醇實證項目(一期)、中電建萬寧漂浮式試驗項目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推進中,海南海上風電產業版圖正持續擴展。
盡管海南海上風電發展勢頭強勁,但其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生態保護壓力大,海南周邊海域涵蓋珊瑚礁、紅樹林等敏感生態系統,項目選址需平衡開發與保護;成本與電價矛盾,海上風電投資成本高,但海南電力市場規模小,消納能力有限,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盈利壓力。
大唐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濟師常國斌分析,起步晚、跑得快可以說是海南海上風電產業現階段的特點。未來,若要實現海上風電產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加大資源的集約規劃開發力度,通過擴大產業規模來降低風電成本,從而形成價格競爭力。
同時,要積極推動新技術的大規模應用,例如柔性直流輸電、大容量大參數的風機葉片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已勢在必行。只有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成本,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并且不斷優化運行與電網調度方式,加快瓊粵聯網建設,持續提升電力的消納能力,才能讓海南海上風電產業行穩致遠。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