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華社 發布時間:2025-09-19
新華社烏魯木齊9月12日電(記者沈寅飛)記者從國家電投獲悉,截至目前,國家電投所屬企業在疆資產遍及全疆14個地市州,在疆電力裝機1712萬千瓦,清潔能源裝機占比90.42%。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國家電投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在疆先后幫扶建成多個民生項目。
百萬千瓦基地串珠成鏈 帶動產業鏈全面發展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哈密石城子光伏電站,40多萬塊光伏板在戈壁灘上泛起藍色波光。電站監控室內的發電曲線開始“爬坡”向上,綠電由此走進千家萬戶。
圖為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區
國家電投集團新疆能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新疆能源化工”)哈密能源公司石城子光伏電站副站長趙亮介紹,石城子光伏產業園區是新疆最大的光伏園區之一,目前入駐企業15家,投產項目38個,并網裝機890兆瓦。自各光伏電站入駐以來,園區大面積覆蓋電池組件、道路及場站綠化,有效改善了哈密伊州區北部“風吹石走”的“沙戈荒”地貌,改變了該區域局部小氣候,生態效益明顯。
而在距此690公里外的阿勒泰,布爾津縣60萬千瓦風電配套80萬千瓦時儲能項目正迎風而動,一度度綠電從這里上網奔赴各地。
該項目首臺機組于2024年1月并網發電,使國家電投在阿勒泰區域(含兵團)管理新能源電力裝機達到142萬千瓦,建成新疆能源化工第二個百萬千瓦新能源基地。
新疆能源化工阿勒泰盛元公司布爾津維檢副中心負責人寧曉龍說,項目投產后年平均滿負荷利用3437小時,年均發電量約為20.66億千瓦時,每年可節約標準煤約65.5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為179.8萬噸。
圖為夕陽下位于木壘縣的風電場
記者獲悉,2025年,新疆能源化工產業布局再提速:哈密北100萬千瓦風儲一體化項目高質量完成風機基礎澆筑,哈巴河新能源一期27萬千瓦風電項目、塔城100萬千瓦風儲項目等接連首吊告捷,一大批優質項目正加快推進。
智慧賦能 科技創新讓能源更“聰明”
6毫秒,足以使一束電跨越3000多公里,自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直達安徽宣城。
我們到這束電的出發地參觀時,五彩灣北二電廠內的機器人已經警覺地關注到我們這些“外來人員”?!八泵刻?4小時不停歇,在近兩公里的斜坡式輸煤廊道來回巡檢,第一時間掌握輸煤皮帶跑偏、撕裂、打滑等現場情況,并進行火災、故障等事故預警。
“人為巡檢每次需要2個小時,智能巡檢機器人1個小時就能完成?!蔽宀蕿嘲l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田永強介紹,智能巡檢只是智慧電力的一個縮影。電廠已經攻克“全燒準東煤”這一世界性難題,成果運用以來,累計節省成本約2.3億元。
圖為五彩灣發電公司
事實上,科技創新不止于“啃硬骨頭”,更在于“讓能源更智慧”。
走進新疆能源化工烏魯木齊生產運營中心,巨型電子屏上數據流實時跳動——昌吉、吐魯番、烏魯木齊、博州、阿勒泰五區域66座新能源場站、468萬千瓦裝機的生產數據在此匯聚,風機轉速、光伏發電量、設備運行狀態一目了然。
“這是我們的‘智慧大腦’,能實現對新能源場站的全監全控、智能調度。”中心值班長鮑樹民輕觸鼠標就可以調出任一接入場站的實時運行數據。
據介紹,2024年新疆能源化工結合新疆區域特點,聚焦“2+N”生產管控體系建設,構建了以烏魯木齊生產運營中心為省域中心,哈密、塔城、阿克蘇為“分中心”的生產運營管理架構,全面統籌管理集團在疆新能源存量資產。33座場站成功實現“少人(無人)值守”,建成“最短小時工作圈”,大幅降低維檢成本的同時,新能源故障損失電量同比顯著減少6043萬千瓦時,管理效能得到釋放。
持續推動能源開發、產業協同、民生改善深度融合
在祖國西北邊陲巴爾魯克山腳下,鐵列克提風電場作為國家電投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立的第一所風電場,打破了這片土地“入夜即黑、唯余星月”的沉寂。
圖為鐵列克提風電場
而在海拔4200米的阿爾金山山脈中段,距離巴州若羌縣城500多公里的祁曼塔格鄉,于2020年7月徹底告別了沒有電的日子。新疆能源化工量身打造祁曼塔格鄉“離網型光伏+儲能”綜合智慧能源項目,有效解決了祁曼塔格鄉群眾服務中心及周邊牧民2000多平方米供暖和用電、取水等問題。
據介紹,近年來國家電投在新疆耗資逾十億元,先后建成阿拉爾市醫院、三五九旅屯墾紀念館、烏雪特“富民興牧”水利工程、南疆無電區戶用光伏、塔什庫爾干飲水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項目,極大改善了受援地基礎設施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過去的戈壁荒灘如今矗立起座座光伏電站,讓偏遠的邊境荒漠亮起了清潔能源的燈光。在此過程中,國家電投始終聚焦區域所需,深挖綠電潛能,將企業發展深深融入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正如國家電投新疆能源化工主要負責人張瑋所說,我們將主動扛牢產業興疆政治責任,持續賦能新疆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積極融入、主動服務自治區“十大產業集群”建設,推動能源開發、產業協同、民生改善深度融合,為推動國家電投“均衡增長戰略”在疆落地,實現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貢獻更大力量。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