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9-03-14
近年來,隨著中沙戰略合作日漸升溫,在沙特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現場,隨處可見中國企業的忙碌身影。
在沙特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交四航局依托中國交建“一體兩翼”戰略,發揮比較優勢,精心耕耘沙特市場,承建重大工程,為沙特提供優質基礎設施產品,樹立了良好的國際企業形象。
沙特吉贊毗鄰也門,可直通阿拉伯海和地中海,是紅海沿岸的重要商貿站點。在吉贊市場,近5年來,中交四航局與中國港灣攜手,通過國際競標先后獲取世界最大的石油巨頭——沙特阿美石油公司現匯項目5個,合同額累計超過13億美元,涉及機電、水利、碼頭、房建、管道等30多個工程專業技術領域。
吉贊經濟城項目的業主是沙特阿美石油公司。該項目集煉油、電廠、航運、行政區、生活區于一體,擬建一座日產40萬桶標準油的煉油廠及配套電廠,電廠除向煉油廠供電外,還向腹地輸出電力,建成后將為沙特西部紅海沿岸經濟發展提供新動力。
據介紹,整個項目的設計、建設、體系運行必須執行標準高、要求嚴、國際化的阿美標準,僅安全管理就有著1800多項操作流程規定,其質量、安全、進度管理互相制衡,由于責任可相互追溯,任何一點出問題,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這給不熟悉規則的項目新手帶來了巨大壓力。
對此,四航局專注于提升團隊對現匯項目認知水平,要求團隊每一個人要善做善成,利用各種場合自覺主動與業主等各方溝通,全方位熟悉國際標準。同時,項目部對標阿美管理體系,以四航局的四標三體系為基礎,結合項目特點,編制項目獨立的HSE(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和質量體系文件,中英文安全制度和流程達60多項,13項質量管理制度,并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不斷結合實際修改完善,指導現場工程。
在工程前期,項目團隊以開拓思維在全球尋找合適的市場資源,例如,成功引進中國產疊梁門產品,首次將中國制造業廠家引進阿美供應商系統,贏得業主對中國高端設備的信任。項目實施期間,一系列優質中國產品和中國廠家逐步進入沙特市場,“中國制造”逐漸被沙特市場認可。
據介紹,四航局主導實施的吉贊HDPE(高密度聚乙烯)管道,被稱為世界最長的海底柔性管道,其管道建設的直徑、數量和規模在世界上沒有先例可循。但是,在工程實施過程中,項目團隊以規避HDPE管道采購及施工風險為切入口,從技術角度出發,多方論證,在確保功能的前提下優化設計,并從供應周期、安裝工期等方面與業主商談,不僅為業主節省了投資,還提前投入使用。同時,項目團隊不斷推進技術升級,首創雙管安裝成套技術,在技術可行性、安全性、科學性和精度層面積累了豐富的實戰數據和經驗。在管道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打破西方公司技術封鎖,創造了長度560多米的3米大直徑和580米雙管并行柔性管道安裝世界紀錄。
四航局作為中國水工領域的主力軍,在“一帶一路”相關國家的港口建設領域發揮了突出作用。目前承建的沙特吉贊經濟城商業港碼頭,成功將中國水工標準引入沙特,填補了中東地區基床夯實技術應用的空白,以一流的專業技術和項目管理體系展現了中國企業的實力。
經過5年持續發展,四航局在沙特市場已經從水工起步并邁向水利、水電、管道、道路、橋梁等多元領域市場。5年間,先后有500多名沙特大學生在中國交建的項目上工作,學習工程管理技術,迅速成才,在歷次當地政府和業主組織的技術比武中獲得佳績,項目部也獲譽吉贊就業管理中心的突出貢獻單位。(記者 龐彩霞)
【責任編輯: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