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8-08-09
有效釋放內需潛力,不僅可以實現可持續增長,而且可以有效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挑戰,為全球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注入新的活力。應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問題、新挑戰,關鍵要抓住主要矛盾,立足中長期,以深化改革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由此把握優勢、贏得主動。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應對當前經濟運行中的新問題、新挑戰,關鍵要抓住主要矛盾,立足中長期,以深化改革釋放巨大的內需潛力,由此把握優勢、贏得主動。
面對復雜的國際形勢,我國最大的優勢在于擁有巨大的內需市場,內需潛力巨大。這是一個符合國情的大判斷,也是符合發展趨勢的大判斷。未來幾年,我國經濟優化升級的時代性趨勢明顯、階段性特點突出,無論是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城鄉結構以及外貿結構都將發生歷史性變化。比如,我國消費結構正在穩步升級,預計到2020年,城鎮居民服務型消費比重將由目前的40%左右提高到50%左右,形成一個“新消費時代”。初步估算,到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有可能由2016年的33萬億元擴大到50萬億元左右。這將明顯改善供給結構,也將進一步拉動全球消費市場。
總的來看,有效釋放內需潛力,不僅可以實現可持續增長,而且可以有效應對中美貿易摩擦等外部挑戰,為全球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治理變革注入新的活力。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抓住趨勢性變化釋放內需潛力和經濟增長潛力,不斷增強創新力和競爭力。
第一,著力降低企業稅負等成本,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是財富創造的根本源泉,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面對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我們需要認識到,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權的根基,必須把振興實體經濟作為根本立足點。一是切實降低稅負,實質性減輕實體經濟負擔。這些年中央反復強調要降低企業稅負,并且出臺了一系列舉措,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與實體經濟發展的需求相比,仍有不少需要改進的地方。未來,減稅降費要取得實質性進展,就要繼續實施有效的減稅舉措,同時加快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稅收制度,切實降低企業稅負,優化營商環境,從而實實在在地增強實體經濟發展的內生增長動力。二是對產權糾紛案件要依法甄別糾正,這對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穩定企業家預期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過去兩年來這方面有大的進展,但還需要加快推進,有一起糾正一起。同時,還要加快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形成企業家和個人財產權保護的制度規范。三是加快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比如,要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以降低制度性成本有效對沖要素成本上升。
第二,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國有資本在釋放內需潛力中大有可為,關鍵就在于要適應社會需求結構變化,加快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其一,要立足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推動國有資本從無效產能領域等退出,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重點基礎設施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產業集中,向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價值鏈高端領域集中,向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企業集中。其二,國有資本不同于一般的社會資本,它具有公共屬性,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也是國有資本投資的重要方向和目標。未來要在這方面切實加大投入。其三,要著力提高投資效益,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形成有利于激發企業家精神、發展創新型企業的治理結構。
第三,加快服務業開放步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我國居民的消費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消費需求與消費供給不相適應的矛盾較為突出??陀^講,這與服務業市場開放滯后相關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加快服務業開放步伐,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服務業國際合作與競爭,從而更好適應全球產業競爭的需要,更好適應全社會消費結構變化的需求。在這一過程中,既要破除服務業領域的行政壟斷和市場壟斷,還要加快形成市場決定服務價格的新機制。要積極探索服務業對外開放的新領域和新舉措,重點推進金融、教育、文化、醫療等服務業領域有序開放,放開育幼養老、建筑設計、會計審計、商貿物流、電子商務等服務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平衡好保護和開放的關系,切實提高開放水平。
第四,以擴大服務貿易開放為重點,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服務貿易具有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就業容量大、附加價值高以及不易產生貿易摩擦等特點,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加快發展服務貿易,充分利用國際市場滿足國內不斷升級的服務型消費需求,是我國擴大開放、拓展發展空間的重要著力點,也是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快速增長,成為世界第二大服務貿易進出口國。未來,我們要以深化改革為動力,進一步加大對服務貿易的政策支持力度,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推動我國服務貿易加快發展。
此外,適應消費升級主動擴大優質產品與服務進口、以產能合作等為重點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快推動自由貿易試驗區轉型,等等,亦是以深化改革釋放巨大內需潛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總之,擴大內需是我國保持未來中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突出優勢,是需要下大功夫來解決的重大問題,不僅有利于我國積極應對中美貿易摩擦,而且對我國中長期經濟發展以及全球經濟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未來,我們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突破利益固化格局,在擴大內需上采取一系列切實有效的重要舉措,不斷釋放內需潛力和經濟增長潛力。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 執筆:方栓喜)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