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18-04-24
企業強,則國家強。面對更加開放的發展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排頭兵企業通過開展“混改”,撬動數量可觀的優質非公有資本,引入產業鏈價值鏈的戰略協同力量和升級要素,有機融合國有資本的規模、技術優勢和民資、外資的創新能力、管理優勢,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發出了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時代強音。對此,國企積極響應,與會的國資委和央企負責人表示,要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進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積極引進包括外資在內的各類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實現相互融合、共同發展。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把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混改”一舉站到了時代風口之上。
從本質上講,混合所有制經濟是不同所有制之間相互參股的股份制經濟,是一種富有活力和效率的資本組織形式。堅持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方向,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利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激發國企內生動力,進一步做強做優,有利于各種所有制資本在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中實現共同繁榮。這既是固本強基良策,又是開放多贏之舉。
企業強,則國家強。面對更加開放的發展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排頭兵企業通過開展“混改”,撬動數量可觀的優質非公有資本,引入產業鏈價值鏈的戰略協同力量和升級要素,有機融合國有資本的規模、技術優勢和民資、外資的創新能力、管理優勢,實現企業資產效益和勞動生產率的提升,增強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將為中國旗艦型企業跨越關口注入更大的動能,為實現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近年來,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穩步推進。目前,已推出三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示范項目,涵蓋了中央企業和部分地方國企,實現了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七大重要領域全覆蓋。一些“混改”試點不光引入了資本,更加快了企業內部各項改革,在完善法人治理、健全市場化激勵約束機制方面持續發力,促進了提質增效升級。
今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政策利好接踵而至,“混改”深化突破之勢明顯。今年,國資委將選擇具備條件的中央企業推進集團層面股權多元化;健全混合所有制企業治理機制。國家發展改革委也將繼續支持民資外資通過多種方式,參與中央、地方各級國有企業改制重組或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資擴股以及企業經營管理,進一步健全規范各類資本的退出機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確保各類資本自由進入、無障礙退出。
可以預見,隨著工作力度的加大,配套政策的完善,政策紅利將逐步釋放。國企在引資本的基礎上,著力完善法人治理,加快轉換經營機制,與市場經濟實現更好融合,實施創新驅動,釋放改革紅利,高質量發展之路會越走越寬廣。
【責任編輯:唐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