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發布時間:2020-03-30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擴散蔓延,危及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對全球生產和需求造成全面沖擊。國際社會普遍期待各方能夠聯手加大宏觀政策對沖力度,防止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倡議,并提出一系列具體舉措,為穩定世界經濟貢獻了中國方案。
過去的幾周,歐美股市大幅震蕩,美股市場在兩周內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四次熔斷,美國本土及歐洲一些國家工廠停工、商店停業,消費和工業經濟停擺,加大了經濟陷入衰退的風險。而中國則相對穩定,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事實上,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政府堅持全民動員、聯防聯控、公開透明,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目前中國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為社會經濟平穩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持復工復產,促進經濟增長。目前各行業復工復產正在有序進行,為促進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提供支撐。
總體來看,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階段性和可控的,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強、空間大,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事實證明,無論是抗擊疫情還是恢復經濟,中國采取的舉措是有力、有效的,中國人民用巨大的努力和犧牲,為世界各國探索出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抗“疫”之路。中國為國際社會防控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也將繼續為國際社會合作應對疫情提供有力支撐。
眼下,疫情仍在一些國家和地區肆虐,形勢十分嚴峻。各國應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采取必要的財政、貨幣和結構性政策,推動市場開放,確保全球供應鏈的開放、穩定、安全和順暢運行,提振市場信心。在特別峰會上,習近平主席闡述了一系列“中國主張”并提出“中國倡議”,號召實施有力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監管協調,減免關稅、取消壁壘、暢通貿易,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這些主張和倡議對于全球協調行動抗擊疫情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也作出承諾,將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堅定不移擴大改革開放,放寬市場準入,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積極擴大進口,擴大對外投資,并加大力度向國際市場供應原料藥、生活必需品、防疫物資等產品,為世界經濟穩定作出應有貢獻。目前,中國企業正在加緊生產制造全球抗疫所急需的醫療物資,并為有需要的國家在華進行商業采購提供便利。這些有力承諾和舉措無疑將極大提振市場信心,鼓舞世界經濟復蘇士氣。
病毒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各國命運相連,只有團結互助,才能戰而勝之。中方將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同各國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為維護全球經濟金融穩定、增強經濟韌性積極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經驗、中國力量。 (經濟日報評論員)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