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云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9-28
金秋時節,豐收在望。云糧集團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綠色發展為導向,持續推進糧食生產提質增效。

綠色種植成效顯著
圍繞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與水稻綠色高值生產,云糧集團積極參與大理州、市農業農村局“十萬畝+”綠色生態種植模式推廣項目。2025年,實施綠色生態水稻種植3100畝,依托《洱海流域水稻綠色生態模式種植技術規程》,目標是實現核心示范區單產提升10%以上,總氮、總磷排放較常規模式下降10%。目前水稻已進入灌漿乳熟期,預計10月上旬進行測產驗收。
近年來,云糧集團探索出的綠色生態水稻種植模式已在大理州累計推廣數萬畝,2023年示范面積達2.13萬畝,單產增幅超10%,氮磷減排成效顯著;2024年推廣至5.5萬畝,單產同比再增5%以上,核心區增幅超10%,總氮、總磷、COD排放比對照減10%以上,實現了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的局面。
科技賦能產業發展
云糧集團持續加強與科研單位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與洱海流域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云南省農科院等機構聯合開展水稻綠色高效栽培、氮磷減排、覆膜栽培等試驗,多項課題已進入田間數據采集階段。2025年,成功通過“綠色云品基地優質稻谷產品研發”項目答辯,發布有機水稻種植企業標準一項,并獲多項科技專項經費支持。
在種業創新方面,依托李小林專家工作站,云糧集團推進“洱海片區優質綠色水稻新品種篩選”和“輕簡化栽培技術”應用,2025年已實施輕簡化栽培2600畝,實現綠色防控技術全覆蓋;完成10余個展示品種的篩選與移栽示范工作。自主選育的三個新品種已進入審定流程,今年同步開展種子擴繁,為下一步大面積推廣奠定堅實基礎。
訂單農業助農增收
云糧集團積極拓展“企業+合作社+農戶”訂單模式,在大理洱源縣發展優質稻訂單600余畝,實現標準化生產與定向收購。同時,通過社會化服務提供育秧、插秧等環節支持,有效帶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生產體系銜接。
同時,在德宏盈江縣,云糧集團開展水稻部分托管種植100余畝,提供“種子+育秧+耙地+插秧+收割”全流程服務,并收購濕稻谷,讓利于農。
綜合種養創新路徑
云糧集團積極探索“稻蝦共生”“稻魚共生”“稻鴨共生”等生態種養模式。2025年在大理洱源實施稻蝦共生試驗項目,完成水稻移栽、蝦溝開挖與防逃設施建設;同期參與大理市稻魚綜合種養項目,并完成基礎設施搭建。這些項目不僅提升稻田綜合效益,也為減少農藥施用、改善農田生態提供了新路徑。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