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廣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9-25
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簡稱“廣東鐵投集團”)深度踐行新質生產力發展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主線,錨定全省高速鐵路建設核心主業,以“數字交通”“智慧鐵路”戰略為引領,將“鐵路數字化建設”作為創新驅動引擎,加速推進數字技術與鐵路建設全鏈條深度融合。通過打造集工程調度、項目管控、數字工地、數字孿生于一體的省管鐵路數字化平臺,廣東鐵投集團已實現10個省管鐵路項目、1010公里在建里程的全流程數智化管理,為省鐵路事業新時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持續彰顯省屬企業在交通強國建設中的責任擔當。
智能調度平臺構建“一屏通覽”,多層聯動強指揮
目前,省管鐵路數字化平臺上線的47個子系統已經相繼在廣東鐵投集團管內10個省管鐵路項目、400余個工點推廣應用,為近9000名現場管理及施工人員提供數字化服務。
一是深度融合平臺各功能模塊。通過打造“集團、項目、標段”多層級調度指揮中心大屏,實現工程數據“一屏通覽”,該平臺可直觀呈現全省鐵路網發展現狀、與國家鐵路網的銜接格局、123小時高鐵交通圈建設進程及高鐵縣域覆蓋率等情況。
二是整合項目全量工程信息。該平臺集中調度管理建設整體動態、重點實物工程、完成工程量及重難點問題,借助現場視頻監控、無人機航拍等手段,對所有工點開展全場景數字巡檢,實時掌握各作業點人員配置與現場作業狀態,實現“看得見、管得細、控得準”。
三是連通災害管理部門信息系統。該平臺實時接入臺風、暴雨等災害預警信息,按不同預警等級精準推送防控指令,指導項目落實對應防范措施,2024年以來累計發布預警300余次,保障項目施工平穩開展。
項目管控平臺聚焦“關鍵環節”,精細管理提質效
鐵路項目涵蓋規劃、投資、建設、驗收等各環節,審批事項多,條線管理復雜,精細化要求程度高。省管鐵路數字化平臺聚焦各環節關鍵數據貫通與業務協同聯動,以數字化手段解決管理難題,提升管控效能。
一是提升審批效率。平臺聚焦打通堵點難點,連通內部OA辦公、財務共享等系統,推行項目管理流程標準化線上審批,逐步取代線下紙質流程。
二是優化工程組織。圍繞投資計劃、合同管理、驗工計價等關鍵環節,在系統里形成日報、周報、月報,通過大數據分析推演工期安排,優化調整施工組織安排。
三是規范檔案管理。平臺搭建了全過程、全要素的工程資料、檔案一體化綜合管理系統,通過圖文識別、線上審批、電子簽章、實時歸檔統計等功能,實現工程檔案動態管理和電子化交付,目前累計上傳電子資料18萬余份。
智慧工地平臺筑牢“安全防線”,實時監管保品質
廣東省管鐵路數字化平臺通過安全質量管理物聯網及智能工裝設備,連通一線工地相關基礎設施設備,參建人員可通過“數字工地”移動端APP,隨時隨地掌控工地動態,構建起“人防+技防+智防” 的立體化管理體系。
一是加強安全管理。平臺實時監測工地地質預報、圍巖量測、線形監測數據等參數,截至目前監測數據243萬條,開展數據智能分析、預警,2024年累計發出安全預警12000余次,成功規避坍塌、滑坡等重大風險,安全風險有效降低。
二是質量智能監測。平臺對鋼材、混凝土等十多類原材料實施全流程數據監測,加強建設過程要素和關鍵環節的留痕存檔,其中隱蔽工程影像存檔172.69萬份,質量問題均已完成整改。
三是落實銷號管理。針對現場施工過程中隱患排查、質量監測等發現問題,系統跟進分級預警、督查督辦、全程監督,累計排查處置隱患11352余次,其中重大隱患22起,平均整改時長從72小時縮短至18小時,隱患處置質效大幅提升。
數字孿生平臺打造“虛實共生”,智融賦能促發展
廣東省管鐵路數字孿生平臺依托完全國產化的BIM建模平臺,構建虛擬數字空間賦能鐵路全生命周期管理。
一是建模效率大幅提升。截至目前,平臺完成800余公里鐵路參數化建模,入庫標準化構件8400余個,在孿生場景下,BIM模型自動關聯施工過程關鍵資料,實現從設計圖紙到施工過程的全程溯源。
二是數據治理初見成效。通過構建統一數據中臺實現跨項目、跨階段數據治理,集成全省地理信息、工程模型和各工程系統等數據超300TB,讓分散的“信息孤島”轉化為可復用、可增值的核心資產。
三是孿生全景助力規劃。通過“一張圖”可視化管理,動態呈現鐵路建設運營全數據、全維度、全要素,為廣東鐵路“十五五”規劃提供數據支撐。
未來,廣東鐵投集團將持續深化數智化在鐵路全生命周期的應用,為廣東鐵路高質量發展鋪就智慧快車道,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鐵投力量。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