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深圳市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9-10
9月5日,第五屆國企社會價值論壇暨ESG中國·粵港澳大灣區企業社會責任發布會在深圳成功舉辦。會上,《深圳市屬國資國企2024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正式發布,連續第八年系統、全面向社會披露市屬國資國企整體履責實踐與成效。該報告首次申請參評即斬獲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評級專家委員會“五星”評級,被評價為“一份卓越的社會責任報告”,標志著深圳市屬國資國企在社會責任管理、信息披露和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實踐成效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積極展現新時代國資國企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與良好形象。
在當前全球可持續發展不斷深化的背景下,社會責任已成為衡量企業價值創造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尺。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緊緊圍繞“服務大局、服務城市、服務產業、服務民生”的職能定位,系統呈現在科技引領、民生保障、對外開放、綠色轉型等方面的重大成果、創新實踐與典型案例,全面展現國資國企在支持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的使命與擔當。
《報告》全文5.3萬字,聚焦國家戰略與城市愿景,設置“黨建引領、國企改革、資本創新”三大專題,以及“科技向智向新,創新聚變革之勢”“民生用心用情,幸福赴美好之約”“開放走深走實,發展領時代之先”“綠色共建共享,低碳繪生態之美”四大核心章節,并嵌入多個一線責任故事,體系化、場景化呈現深圳市屬國資國企的責任實踐。
《報告》實現多項創新突破。升級“公共資源服務圖譜”,持續豐富民生服務場景,助力市民享受更為豐富、便捷的公共服務;首創“創新產業空間入駐指引圖譜”,以可視化方式系統展示市屬國資國企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構建的產業生態布局;新增“責任榮譽”板塊,集中展現深圳國資國企在社會責任、ESG等領域獲得的國內外權威認可;同時,通過“履責年度關鍵詞”“責任故事”“我對國資有話說”等互動板塊,增強報告溝通力和公眾參與感,全面傳遞深圳市屬國資國企負責任、敢創新、有溫度的品牌形象。
科技賦能,打造創新策源地
作為全國首個以城市為基本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深圳持續強化科技創新引領功能。2024年,深圳市屬國資國企聚焦“20+8”產業集群,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資產突破4600億元,營業收入超18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和13%,通過“耐心資本”支持科創企業模式獲全國推廣;打造百個支持科技創新應用場景,為技術驗證和成果轉化提供“實戰場”;組織實施“十大原創技術攻關”,新增國家級、省級創新載體25個,全系統研發投入197.9億元,同比增長32.7%,研發強度為3.1%。
民生保障,筑牢城市幸福根基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始終將民生幸福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目標和溫暖底色,全力服務“民生七有”,堅持在水、電、氣、行、住、“米袋子”“菜籃子”等重要民生保障中充當可靠支柱和重要基石。2024年,承擔全市80%的果蔬交易、62%的糧食儲備、100%的食用油儲備和城鎮管道燃氣供應、99%的供水、82%的公共交通服務及31%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深入開展7?。ㄗ灾螀^)13市幫扶協作及“百千萬工程”,積極推進幫扶項目113個,總出資約1.4億元,完成消費幫扶1.03億元,消費幫扶成績位列市直單位第一。
開放協同,服務國家戰略大局
深圳市屬國資國企主動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全球發展格局。2024年,深圳市國資委上線智慧國資產權監管系統,實現與市場監管系統及區級產權平臺互聯互通,獲國務院國資委“杰出應用獎”;縱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化深港合作,在交通互聯、產業協同等方面持續發力,系統內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430.8億元,同比增長32.9%;深圳中歐班列全年開行195列,貨值7.1億美元;深圳機場集團、深圳港集團、深國際等樞紐運營企業持續強化物流通道功能,助力深圳外貿總量連續32年位居全國第一。
綠色轉型,繪就美麗深圳畫卷
“深圳綠”“深圳藍”已成為城市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鮮明標識。2024年,深圳市屬國資國企以“雙碳”目標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深鐵集團全年碳普惠減排量105.83萬噸,深圳能源集團承擔全市91%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工作,深圳擔保集團為節能環保、建筑垃圾再生產領域企業提供融資23.37億元,綠交所完成綠色金融交易4.54億元,全面助力深圳“無廢城市”和“山海連城 綠美深圳”生態建設。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編制的謀劃之年。深圳市屬國資國企將繼續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先行示范為標準,推動國有資本“三個集中”,持續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實踐中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