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廣西投資集團 發布時間:2025-08-29
走進廣西來賓市興賓區正龍鄉,在紅水河畔的山坡丘陵上,一塊塊光伏板整齊排列,將太陽散發出的光和能量轉化為源源不斷的電能。這里是由廣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投集團”)投資建設的正龍光伏電站,也是廣投集團助力鄉村振興實踐的縮影。一塊塊光伏板的背后,是企業結合產業發展賦能鄉村振興的創新嘗試。

廣投集團在桂中地區建設的首個集中式“農光互補”項目——廣投橋鞏能源公司正龍光伏發電項目
“十四五”以來,廣投集團積極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堅持規劃先行,累計投入2.5億元幫扶資金,加快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立足能源、金融、中草藥等產業優勢,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從產業落地、金融支持到數字化賦能,扎實推動鄉村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光伏產業“照亮”鄉村振興路
廣投集團幫扶的河池市都安瑤族自治縣東廟鄉三團村,“九分石頭一分泥”?!拔覀兇鍥]地沒水又‘沒人’。廣投集團2019年無償捐贈了130多萬元投資建設光伏發電項目,每年為我們村帶來了7萬元以上的穩定收入?!比龍F村黨支部書記韋俊德說,“2024年祝著節的時候,我們首次為1591位持股村民分紅16萬余元,日子越過越有盼頭?!?/p>
2025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5年過渡期的最后一年。廣投集團所屬廣西能源集團緊扣國家“雙碳”目標和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探索“綠色發展+鄉村振興”新路徑,推進新能源下鄉進村,借“光”發力,點亮鄉村振興致富路,加快農村產業綠色轉型升級。該公司無償捐贈580多萬元為都安瑤族自治縣援建4個“光伏發電+產業振興”項目,每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4萬—7萬元,周期長達25年以上,為鄉村振興注入持續發展動力。廣投橋鞏能源公司以“農光互補”模式在桂中地區統籌推進正龍光伏項目,項目裝機容量達85MW,年均發電量1.1億千瓦時,與傳統能源相比,每年可節約標準煤3.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5萬噸,成為集中式光伏與現代農業協同發展的全區行業標桿。
電力保障是鄉村產業“生命線”。廣西能源股份投資14.68億元為賀州市八步區(平桂區)開展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新(擴)建9個變電站、1340個變臺及5368公里的線路,覆蓋18個鄉鎮,包括土瑤聚居區的一些深度貧困村,建設農村現代智能電網,“兩率一戶”指標均達到國家要求,顯著提高農戶的電力獲得感。
金融“活水”托起幸福大船
在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的過程中,廣投集團所屬金融企業切實寫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發揮銀行、保險、租賃、擔保等金融全牌照優勢,以金融“活水”滋養八桂特色產業。
“我這次來參加廣西北部灣銀行北流支行政銀企對接會,才知道有這么優惠的普惠貸款政策,工作人員還為我們‘量體裁衣’制定了融資方案,真是太貼心太便捷了!”廣西彤禾豐沉香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感慨。
結合廣西“一縣一業”“一村一品”戰略,廣投集團旗下北部灣銀行加大創新產品推廣力度,通過“微e貸”“農營貸”等普惠金融產品,推出“六堡茶貸”“糖業貸”等90多個農業定制化產品,精準支持茶葉、桑蠶、果蔬等特色農業產業鏈小微企業和農戶。今年以來,在縣域開展宣介會超30場,達成融資合作意向超12.6億元,累計走訪縣域民營小微企業超5000戶,授信超200億元,投放貸款超130億元。
“種了一輩子地,就怕‘靠天吃飯’?!痹诟锩蠀^百色市右江區四塘鎮永靖村,糖料蔗種植戶陳日剛感嘆。面對農業種植風險,廣投集團旗下國海證券通過發揮期貨市場風險規避功能,累計開展“保險+期貨”項目55個,服務農戶47000余戶,賠付超4800萬元,覆蓋種植類農產品12.8萬畝,養殖類農產品18.8萬噸,讓老百姓嘗到價格保險的甜頭。
針對群眾在辦保險、查補貼等方面“多頭找、反復跑”情況,廣投集團指導旗下金投集團推出“桂惠農”平臺,精準滿足農戶及涉農企業融資需求,破解扶農支農“信息孤島”與“數據壁壘”,實現了線上一鍵辦理,實時查補貼到賬進度的貼心服務。
“以前辦保險、查補貼、了解惠農政策,都得往鎮上跑,一趟趟折騰還摸不清流程?,F在有‘桂惠農’,線上全搞定,還能實時查補貼到賬進度,太省心了!”北海市合浦縣山口鎮高坡村養殖戶蘇成杰道出了平臺帶來的真切變化。
當前,“桂惠農”平臺已為廣西3000萬縣域人口及近萬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立“數字化”信用檔案,累計服務涉農信貸投放211億元。
中藥材產業鋪就康莊大道
“示范區建起來后,我們在家門口能掙三份錢——土地租金、務工工資、年底分紅,去年通過土地流轉收入3000元,在基地打工掙了20000多元,年底還有較可觀的分紅?!秉S金花擦著汗分享喜悅。
廣投集團旗下中恒集團創新實踐“產業振興+共同富裕”路徑,自2020年起投資超5000萬元在梧州市藤縣金雞鎮平山村打造藤縣中恒道地中藥材產業示范區,累計流轉土地及帶動農戶發展中藥材種植3500余畝,通過盤活閑置土地、穩崗就業、技能培訓、保價回收、入股分紅“五大增收機制”,帶動周邊村及農戶共享發展紅利,每年為村集體帶來穩定分紅18萬元,創造就業崗位255個,發放勞動報酬約500萬元,實現村民“家門口穩就業”。中藥材產業振興不僅成為當地生態經濟的名片,更化身為開啟共同富裕之門的“金鑰匙”。
走進藤縣中恒中藥材產業示范區,田間藥材蔥郁,村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示范區的創新實踐成效顯著,先后獲評“廣西第一批定制藥園”、自治區“三個一批”示范基地、“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四星級)”等。未來,這片充滿生機的沃土,必將培育更多“致富良藥”,書寫鄉村全面振興的溫暖篇章。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