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黑龍江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8-25
推進數字生態文明建設,能夠有效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系統性、協同性。近年來,龍江森工集團積極響應國家戰略,聚焦“數智林業”建設,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構建“實時動態、精準科學、整體協同、智能智慧”的生態守護新模式,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全域感知 創建生態監管新藍圖
提升生態治理效能,關鍵要打破信息“孤島”。龍江森工集團充分運用生態環境各要素蘊含的豐富數據信息,通過要素協同,打破各要素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的互聯互通和共享,充分發揮數據的價值。
龍江森工集團將“數智林業”作為一種智能化生態環境治理方式,依托物聯網與云計算技術整合碎片化數據資源,以5G、人工智能、無人機監測等先進技術手段為依托,建立健全林區“空天地人”立體智能感知“一張網”,對生態環境各要素進行實時監測和動態采集,為集團生態精準監測提供了“千里眼”和“順風耳”。
在“四預”功能基礎上,龍江森工集團還通過“天空地”一體化監測感知網,有效提升災情預測和災情應對能力。一方面通過無人機低空監測,實現航拍影像圖和現場視頻實時傳回平臺,另一方面,利用北斗衛星遙感監測,結合歷史數據對林區重點區域進行深入解析,為環境影響評估、治理及恢復重建工作提供有力智慧支撐。
“我們根據每天的氣象信息,實時生成數據模型,持續開展‘預報—調度’一體化分析,做到精準防災減災,成功化解各項風險?!饼埥ぜ瘓F森林防火部工作人員介紹說。
數字技術一體化的廣泛應用,促進龍江森工集團生態治理效能和精準度顯著提升。
智能中樞 構建決策指揮新范式
有了全域“一張網”的堅實支撐,綜合應用指揮平臺構建便水到渠成。
“生態調度指揮中心是一個集遠程監控、指揮、調度和可視化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指揮中心,實現對集團施業區內的森林資源遠程監控,對森林病蟲害、亂砍濫伐、毀林開荒、破壞黑土地等事件快速響應?!饼埥ぜ瘓F資源管理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遠程監控,可隨時查看各林場瞭望塔、檢查站等實時視頻;調度指揮,可快速部署人力、物力到達指定位置;事件處置,對管護巡護過程發現的事件及時上報;碳匯綜合服務平臺,可評估現有森林的碳儲量,形成碳匯數字化、智能化、可視化。
走進位于龍江森工集團總部的生態調度指揮中心,生態指揮“大腦”正不斷為綠水青山保駕護航。
此外,龍江森工集團以大數據中心作為承載“智慧森工”體系中關鍵業務數據的重要樞紐,與各單位“生態調度指揮中心”“防滅火指揮中心”互聯互通,并提供關鍵業務數據邊緣計算能力,為林業數智化轉型筑牢根基。
數據有生命、生命有智慧、智慧助決策。如今,龍江森工集團“三中心”的逐步互聯組網,正為加快“數字林業、智慧森工”建設提供科技保障,生態建設數字化、智能化和網絡化的水平顯著提升。
場景落地 構建生態保護全閉環
加快建設綠色智慧的數字生態文明是順應數字時代潮流的必然選擇。龍江森工集團聚焦生態環境治理全鏈條場景應用,從“單點突破”向“系統治理”升級,形成“發現事件—處置事件—上報結果”生態保護全閉環。
加快建設國有林區最大規模無人機管護群,各類林區管護開始實現統籌管理和快速響應;自籌1000余萬元實施氣象基礎設施升級改造工程,390個林場(所)實現未來三天氣象預報全覆蓋;龍江森工東京局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攜手推出的新型6MF-20-46背負式風力滅火機,為森林防滅火注入強勁動力。
從加快推進數字生態文明建設,到科學高效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再到拓展生態環境治理方法和路徑……龍江森工集團通過縱向貫通、橫向協同,不斷加大智慧裝備的廣泛應用,為“數智林業”建設注入強勁動力,也標志著“數智林業”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進入新發展階段,龍江森工集團用數字化守護綠水青山,提升生態文明建設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推進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和生態治理能力現代化,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