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陜西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8-22
自6月以來,陜西出現多輪持續高溫天氣,陜西省電網最大用電負荷連創歷史新高,西安、寶雞、咸陽、渭南、安康等地用電負荷接連突破歷史紀錄。
“戰”高溫保電力穩定供應,火電機組是“頂梁柱”。作為我國裝機最大煤電一體化企業,清水川能源公司“火力全開”保供應。截至8月11日,清水川能源公司總裝機容量達460萬千瓦的6臺機組,已連續安全運行56天,7月發電量創月度發電量最高紀錄,8月7日單日發電量突破1億千瓦時。
百公里外,陜投集團所屬陜西能源趙石畔煤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趙石畔煤電”)同樣以“滿格”狀態保供應。工作人員實時關注負荷曲線,抓住高峰、緊盯低谷,不斷提升機組負荷率,同時專項開展磨煤機隱患排查治理和電纜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演練,進行水源地專項防汛檢查,確保機組持續高負荷運行時安全可靠。
作為華北電網直調電廠,趙石畔煤電擔負“陜電外送”使命,在高頻寬幅參與電力系統調峰調頻中保持“頂得上、壓得下、穩得住、調得快”狀態,2臺百萬機組6月19日單日發電量創年內新高,7月發電量突破10億千瓦時。
直面高溫“烤”驗,陜投集團秦龍電力所屬發電企業的8臺機組“全員上崗”,自7月14日起以最大開機方式運行,在運機組負荷率連日突破93%。其中,陜西渭河發電有限公司4臺機組全負荷運行。
在商洛,陜南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企業——陜西商洛發電有限公司加大設備維護力度,優化機組運行方式,將靈活性改造和科創項目相結合,提升機組低負荷區間穩定運行能力,更好滿足電網調峰需求。7月以來,該公司兩臺機組深度調峰時長達1000小時,累計發電近8億千瓦時。
保障人民群眾穩定用電,火電機組“挑大梁”,綠電機組“強支撐”。據統計,截至今年6月底,陜西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5600萬千瓦,約占全省電力總裝機的50%。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數據顯示,5月28日,陜西電網新能源發電量創歷史新高,占當日總用電量的43.8%。
8月9日,走進位于榆林市神木市的陜西水電200MWp協合光伏電站,看到搭載智能模組的無人機在對光伏組件進行數據采集,以評估電站運行狀態和健康度;運維人員手持紅外測溫儀,對逆變器等設備進行細致排查。“人工+無人機+紅外測溫”的立體巡檢模式,讓這座光伏電站發電量大幅增長。
在榆林市榆陽區小壕兔風電站,智慧管理平臺實時監測風機葉片、光伏組件的健康狀態,設備缺陷閉環處理率達100%,錯峰檢修減少棄風棄光量5.2%,發電量也實現了增長。
在安康市嵐皋縣藺河口水電站、金淌水電站,工作人員對發電機組、變壓器、光伏組件等設備以及水工設施、防汛物資儲備等進行全面“體檢”。7月,電站發電量環比增長12.5%。
陜投集團麟北煤業公司園子溝煤礦110千伏變電所內,該集團首個“煤礦+儲能智慧能源服務項目”的能源管理系統設備屏幕上,電池狀態、充放電量等數據實時跳動。2套液冷儲能系統通過“低谷充電、高峰放電”模式,運行50多天來已累計充放電超278萬千瓦時,既降低了用電成本,又為煤礦應急供電提供了保障。
陜投集團是陜西發電大戶,現有及在建電力裝機容量達2500萬千瓦,是全省裝機容量最大的省屬企業。面對今年全國持續攀升的用電負荷,陜投集團構建“煤炭穩產、火電發力、清潔能源協同、科技賦能”的立體化保供體系,下屬各煤炭企業全力做好兜底保障,運銷企業深化“煤礦—運銷—電廠”全鏈條聯動,發電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多發滿發,電力運維企業“預防+應急”雙重保障機組正常運行。7月,陜投集團完成發電量60.6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1%。截至7月底,陜投集團已向華中、華北、華東地區分別支援電力58.5億千瓦時、43.6億千瓦時、33.1億千瓦時。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