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7-01
在新時代經濟發展的浪潮中,山東國資國企勇立潮頭,以創新為驅動,以改革為動力,在多個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為區域經濟發展與產業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麥田里的數字引擎:無人農機重構農耕生產力
在山東高密金黃的麥浪間,一場靜默的農業變革正在上演。山東重工集團旗下雷沃智慧農場的無人農機編隊,正以精準至厘米級的作業精度,重新定義“三夏”生產的現代化標準。AI作物生長模型如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農,通過分析土壤墑情、氣象數據和歷史產量,精確計算出每塊田地的最佳收割時刻。雷沃谷神收割機配備的智能感知系統,能在復雜田間自主規劃路徑,其12公斤/秒的作業效率,讓傳統人工收割望塵莫及。更令人驚嘆的是,從收割到滅茬再到播種的全流程,所有農機設備通過云端平臺無縫協同,將玉米播種的單粒率提升至99%以上,用數字技術破解了糧食增產的“卡脖子”難題。

港口的智慧躍遷:從貨物樞紐到供應鏈中樞
當智能農機在田間書寫豐收故事時,山東港口青島港的碼頭上,另一場轉型正在發生。隨著今年首班直達土耳其的果汁專輪鳴笛啟航,這個傳統商品樞紐展現出服務民生消費的新活力。針對果汁等溫控貨物的特殊需求,港口創新打造“綠色通道+框架吊裝”服務模式,通過減少物流環節,提高裝船作業效率,讓甘肅、陜西蘋果等優質農產品更快抵達海外餐桌。在數字化調度系統的加持下,設定每箱貨物的通關時限,溫度波動嚴格控制在最小范圍內,用“國企品質”守護“中國味道”的國際聲譽。

國企擔當中的協同密碼:從單點突破到產業生態重構
這兩幅生動的發展圖景,折射出山東國資國企改革的深層邏輯。雷沃智慧農業投入研發占比連續上漲,多項專利構筑起技術護城河;青島港從裝卸服務向供應鏈服務躍升,件雜貨吞吐量穩居世界前列。更值得關注的是,兩大國企正形成“前端生產數字化+后端流通國際化”的產業協同效應,預計帶動農產品出口穩步增長。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創新實踐正是國企“三個轉變”的鮮活注腳——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從單一產品轉向系統解決方案,從本土經營轉向全球資源配置。
在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時代命題下,山東國資國企用智慧農業和智慧港口的“雙智”實踐,交出了一份“科技賦能產業、改革激發活力”的生動答卷。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