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湖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5-03-21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湖北“新春第一會”發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最響亮的動員令,提出大力實施美麗湖北戰略,整體提升支點的生態承載力,要求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持續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全面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湖北的支點建設,必須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作為湖北省屬唯一產業投資平臺,長江產業集團牢記使命,既擔當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運營主體,通過市場化運作培育綠色經濟新動能;又履行省級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管理主體職責,以資本杠桿撬動生態產業升級。聚焦“長江大保護”戰略目標,實施三峽庫區消落帶綜合治理、丹江口庫區水生態修復等示范項目,深耕生態環保、新能源、新材料、循環經濟等綠色產業,構建起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產業生態圈,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愈加堅實。截至2024年底,長江產業集團綠色發展板塊營收突破200億元,實現利潤近5億元,率先走出一條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徑。
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初春時節,成群結隊的水鳥在梁子湖上空飛翔。長江產業集團旗下湖北生態公司與鄂州共同投建的3000畝水草示范基地,成功“以草凈水”,為鳥兒們提供了棲息之所。
這是生態涵養的“回報”,也是綠色發展的“饋贈”。
湖北是長江徑流里程最長的省份,扎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治水、治湖,是千湖之省的必修課。
梁子湖生態產業“點帶動+面鋪開”、丹江口浪河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荊門牌樓西河流域治理省級示范項目……,湖北生態在全國累計實施生態修復治理項目218個,多次獲評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示范工程。
水生態修復,是長江產業集團抓緊抓牢的“小支點”之一。該集團以生態“小支點”服務產業“大戰略”,力促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在工業污水治理方面,突出“表處+”小支點,服務新型工業化大戰略。
湖北生態發揮自身“研投建運服”一體化優勢,聚集行業資源,增強服務功能,搭建產業要素集成平臺,助力打造現代產業集群。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在黃石市建成運營武漢都市圈規模最大、標準最高、配套最全的表面處理產業園,新布局襄陽、麻城表處產業園,帶動表處企業投資超50億元,支撐千億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產業發展,成為區域招商引資和產業升級的最大底氣和最亮麗的名片。
在危固廢綜合利用方面,突出磷石膏綜合利用、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小支點”,服務資源循環利用、城市礦山再造大戰略。
與武漢工程大學組建專項創新平臺“湖北省長江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重點針對磷石膏無害化處理和高值(質)化利用開展科技攻關,打通磷石膏綜合治理全產業技術鏈條。在宜都市政府支持下,在興發化工園區落地年消納量100萬噸宜都磷石膏標桿項目,力爭5年內再投資30億元,年消納磷石膏600萬噸。同時,在黃石市政府支持下,在下陸區投資建設國內首條干法工藝的動力電池再生利用產業園項目,建成運營華中地區規模最大的鋁灰無害化資源化項目。在十堰市政府支持下,在房縣建成運營湖北首個5縣協同垃圾發電項目。
在能源結構優化方面,突出“風光儲一體化”小支點,服務新型能源體系建設大戰略。
長江產業集團積極拓展新能源版圖,入局全國新電力系統建設,跨省布局“風光水儲”與“源網荷儲”項目,在建及儲備新能源裝機達3GW;并在大悟、麻城同步建設首批裝機規模分別為90MW和70MW的集中式光伏扶貧項目。
在新材料方面,突出“綠色建材”小支點,服務新型城鎮化大戰略。
聚焦長江主航道“645工程”,累計為省內外重點工程供應疏浚砂石4000余萬噸,節省項目成本近3億元,真正實現疏浚棄料“變廢為寶”。投資建設鉀長石、石灰巖、大理石等綠色礦山,進一步挖掘自然資源生態價值。建設并運營全省首個綠色建材供應鏈平臺,半年交易額突破15億元,幫助鏈上核心企業降本10%以上。
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突出“高標+環?!薄叭?”小支點,服務糧食安全、美麗鄉村大戰略。
投資落地老河口、浠水等秸稈和畜禽糞污處置利用示范項目,合計年處理廢棄物30萬噸,撬動100億元以上種養循環產業發展。
積極參與當陽市高標準農田“投建運管”一體化試點,同步謀劃農業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探索創新“高標+環?!蹦J健D壳?,已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超萬畝,配套有機廢棄物綜合利用項目年處理秸稈、畜禽糞污合計10萬噸,年產2萬噸有機肥、3萬噸沼液及700萬方生物質天然氣。
在宜昌市夷陵區、長陽縣、當陽市、宜都市,荊州市沙市區、松滋市,荊門市東寶區,黃石市下陸區,整縣推進國土整治面積超69萬畝,耕地整理面積23萬畝,新增耕地指標1.3萬余畝。
多措并舉轉“生態顏值”為經濟價值
良好的生態蘊含著無窮的經濟價值。如何以生態之美引領發展之變,源源不斷創造綜合效益,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擺在長江產業集團面前的一道新課題。
近年來,該集團履行省級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管理主體職責,創新模式,全力以資本杠桿撬動生態產業升級,為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拓寬路徑。
強化投資引領,在投資模式上,實現從投資單個項目到建立“1+N+1+1”產業鏈投資模式的轉變。在生態環保板塊,已成立1個投資平臺,擁有3家二級企業,設立“湖北長江國綠”等多支基金,與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工程大學等高校共同成立多個技術創新平臺。攜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首次采用“項目包”組合式投資機制,以工業污水處理和固體廢棄物處理兩大領域為核心,統籌整合全省17個縣(市)25個子項目,可撬動社會資本超300億元。
堅持創新驅動,以“用”為導向,組建湖北省長江生態環保產業技術研究院等2個綜合性創新平臺,由王焰新院士為首席科學家,覆蓋“水、土、氣、低碳”全環保領域的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同時培育環??聘氖痉镀髽I2家、專精特新企業3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擁有核心知識產權超220項,擁有省青年拔尖人才等核心專家,獲得長江水利委員會科學技術二等獎等多個省部級獎項,年均研發投入近3000萬元,通過獲批的省市級重點研發項目和企業自研課題打通產業技術堵點,快速形成支持環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
用好資本賦能,設立發起綠色產業投資基金27支,總規模180億元,實繳規模140億元。投資環保、節能、新能源等領域項目317項,120余億元。牽頭設立唯一一支集央企、外企、國家級基金參股的綠色產業投資基金——中節能(湖北)環保產業股權投資基金,截至2024年底完成投資項目7個,金額2.92億元。
堅守綠水青山,點亮青綠底色。
長江產業集團統籌謀劃、一體推進“生態美”與“產業興”,力促“生態顏值”轉化為發展優勢,整體提升支點的生態承載力,為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注入持久動能。
加速引領帶動綠色低碳示范區建設
3月10日,湖北長江國綠生態環保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在武漢成立。這是由長江產業集團及其旗下湖北生態公司與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共同出資21億元成立的環保產業投資平臺,旨在以“資本+創新+產業”三輪驅動湖北省域總投資近百億元的25個生態環保重大項目落地,加速湖北綠色低碳示范區建設,提升美麗湖北戰略實施的生態承載力。
湖北長江國綠具有獨特的“基因”,它突破單個項目投資集中于單一行政市縣的局限,在電鍍廢水重金屬清零攻堅、磷石膏變廢為寶破局戰、動力電池綠色重生革命、農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領域,實現“項目包”組合式投資的全省域覆蓋,為湖北省長江沿線重點區域環保產業集聚和綠色發展注入強勁動能,也為全國提供了“領域聚焦—資源整合—產業集聚”的綠色發展示范。
作為承接長江大保護戰略省級投融資主體及長江產業集團在生態環保領域實體產業投資平臺,湖北生態公司深度踐行“兩山”理念,在湖北省布局實施22個產業項目,初步搭建了實體產業底盤。此次引入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湖北生態公司將獲得國家級戰略資本賦能,加快產業項目規?;瘡椭?,推動綠色資產證券化進程,貫通“產業投資-生態增益-價值回饋”的良性循環機制,為長江經濟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提供“湖北方案”。
長江產業集團位于環沙湖雙碳經濟帶核心區。未來,集團將充分發揮湖北長江國綠資本“放大器”功能,加速培育低碳產業、改善生態質量、創新雙碳科技,加快成為環沙湖雙碳經濟帶建設的加速器和新引擎,推動環沙湖雙碳經濟帶建設成為湖北綠色低碳典型示范區,為長江經濟帶探索中心城市城區綠色低碳發展提供新路徑。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