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4-04-02
棗莊市基礎設施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棗發集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領先爭先率先”的意識,以人才強企作為促進重點項目落地見效的有效舉措,著力打造“出以公心、堅持原則,勤于學習、善于思考,敢于斗爭、樂于奉獻”的棗發團隊,為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人才支撐。棗發集團先后承擔重點項目23個,投資額達到364.72億元;全面從嚴治黨和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人才強企的棗發實踐》被山東省國企改革領導小組全省推廣,成為唯一入選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的地市級國企典型。
堅持黨管人才 開創引才聚才新局面
棗發集團始終將黨的領導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牢牢抓住干部隊伍配備、員工隊伍建設兩大環節,積極搭建引才聚才平臺。一是立牢黨管人才“風向標”。出臺《“贏在中層”行動打造堪當重任中層干部隊伍的實施方案》《中層管理人員選拔任用管理辦法》等制度10余項,健全完善干部選拔、培育、使用機制。二是弘揚五湖四海選人“主基調”。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雙百優選”1人,選聘職業經理人9人,面向社會市場化引才49人,與棗莊學院、濟南大學共建科技研發中心、大學生實習實訓基地,提供就業崗位24個,棗發集團招引培養的人才在投融資、財務審計、礦山建材、重點項目建設等領域挑大梁、擔重任,體現了擔當,做出了業績,贏得了口碑,在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三是營造皆可成才“好生態”。變“選馬”為“賽馬”,從63人中競爭性選拔1名中層正職,12名中層副職。形成“有為才有位”的良好局面。優化流程,提高效率,累計提拔重用21名年輕干部,其中85后10人,90后11人,中層干部平均年齡下降4.6歲,年輕干部占比提升28%。
堅持精準育才 打造人才培養新高地
棗發集團始終把干部人才隊伍素質能力提升擺在突出位置。一是教育培訓啟思路。先后舉辦“贏在中層”干部上講堂、思想能力作風建設培訓班、全員素質提升年系列培訓,通過線上與線下、理論與觀摩、集中授課與學習研討相結合,開闊員工眼界,提高知識水平、提升業務能力。二是結對幫帶傳薪火。采用“1+1+N”結對幫帶模式,通過以老帶新、言傳身教,圍繞“我來棗發為什么、能為棗發干什么”,在政治上“領”、在思想上“傳”、在業務上“幫”、在實踐中“帶”,幫助新員工在思想上快速融入,在業務上盡快成長。三是立足創新鑄“匠心”。選樹培養7名優秀技能人才為“棗發工匠”;成立“杜亞文工作室”“孫守長工作室”“黃明匠心材料工作室”,通過引進新理念、新工藝,技術改造革新10余項,累計投入研發費用2151.15萬元,每年降低成本900余萬元,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堅持科學用才 激發人才成長新活力
棗發集團始終樹立正確企業用人觀,科學謀劃部署人才工作。一是注重人崗匹配。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先后60余人次經測評后調整到合適崗位;堅持“政策必有解讀、項目必有策劃、資金必有來源、投入必有效益”理念,精選18名金融專業骨干員工,組建融資工作專班,吃透上情、超前謀劃、包裝高質量項目98個、820億元,全部辦理“兩書一案”;抽調51人成立18個重點項目工作專班,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精準保障棗莊機場、金融大廈、高鐵換乘樞紐、新城體校等項目建設。二是優化層次組合。從業務層次上,按照“懂技術、懂黨建、懂管理”配優配強子公司班子;從年齡結構上,按照“新老結合”,優化組合干部隊伍。今年以來,調整干部20余人次,通過合理搭配,人才層次逐漸構建,人才聚放效應盡顯。去年取得萬億國債、政策性金融工具、建融結合等資金近16億元,完成融資62億元。三是善用容錯糾錯。按照“三個區分開來”,制定《容錯糾錯實施辦法》,為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撐腰鼓勁,為干部成長指明方向,打造敢為、敢闖、敢干的新形象。
堅持以才為本 釋放人才創效新動能
棗發集團堅持暢通干部“上下”渠道、完善員工“進出”通道、優化薪酬“增減”機制,激活干事創業“一池活水”,全面推進“品質工程 清廉棗發”品牌創建。一是壓實責任出效益。讓市場出題,用業績答卷,去年3家子公司超額完成目標推薦考核優秀等次比例各增加10%,3家子公司未完成目標,按比例扣減薪酬、減少推優比例,形成薪酬和效益相掛鉤的分配格局。真正讓“吃苦的人吃香、實干的人實惠、有為的人有位”。二是反向約束防風險。制定《員工退出管理辦法》《員工勞動紀律規范》,明確退出程序為“清廉棗發”建設注入了新動力。三是結果導向強激勵。出臺《中高層管理人員年度述職考核管理辦法》,班子成員率先垂范,實施全員年度績效考核,子公司薪酬標準實行“一企一策”,打破“大鍋飯”,形成人人敢為先、事事必爭先的良好氛圍,評選崗位標兵、團隊標兵、黨員先鋒崗等169人次,激活干事創業新動能,打造全國同類型同行業標桿。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