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云南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4-03
近日,云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金屬集團”)召開第一屆科技大會,發布貴金屬集團五年科研規劃綱要與2023年科技項目研發計劃,明確這五年,貴金屬集團將圍繞貴金屬資源再生、化學與催化材料、信息材料、合金材料、材料基因工程、分析評價、科技信息7個領域方向布局項目,助力該集團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躋身世界前三。
第一動力 科技創新引領發展
近年來,貴金屬集團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己任,堅決扛起中國貴金屬領軍企業的責任擔當。圍繞國防工業、環境保護、新能源化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命健康五大領域,打破中國鉑族金屬原材料和貴金屬戰略關鍵材料嚴重缺乏的制約,保障國家貴金屬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和安全穩定。
十年來,貴金屬集團累計研發投入32億元,年均增長21%,獲得省部級獎勵27項;制定國家標準、國家軍用標準、行業標準148項;獲得授權專利214項,實現科技成果轉化68項,發表學術論文500余篇。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吸收并重,創新驅動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集團規模和效益分別增長12倍和8倍,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733億元,復合增長率29%;實現利稅31億元,復合增長率27%,連續四年入選《財富》中國500強,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創建世界一流專精特新示范企業名單,為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云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據介紹,貴金屬集團積極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累計承擔科研項目3000余項;制訂標準480余項;獲得科技成果800余項,授權專利300余件;發表學術論文3000余篇,出版專著26部。同時,部署了一批進口替代、“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在稀貴金屬資源高效回收、汽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環保及化學合成用稀貴金屬催化材料技術、高端制造用稀貴金屬功能材料技術方向,開展基礎研究和產品關鍵技術攻關,解決“卡脖子”系列關鍵技術難題,形成系列新技術、新產品成果儲備?!耙源藶橐劳校覀冞€培育多個初創公司,打造細分領域單項冠軍企業,培育一系列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推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p>
集聚發展 輻射產值萬億元以上
對于下一個五年的科研規劃,貴金屬集團有明確的目標。除受理發明專利200件以上,授權130件以上;SCI文章300篇以上;制定修訂國標、行標100項以上,獲得5項以上國家、省部級科技一、二等獎外,貴金屬集團希望能夠通過技術輻射及成果轉化,在貴金屬尖端材料領域培育和孵化貴金屬高新技術企業5—10家,引領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產業集聚發展,輻射產值萬億元以上。
下一步,貴金屬集團將優化創新平臺建設布局。持續建設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省實驗室為核心的創新載體。與天津大學強強聯合,共同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抓好云南貴金屬實驗室建設及高效運行,計劃五年總投入20億元,聚焦貴金屬裝聯、高性能光電介電、醫用、鉑族催化等新材料研發,強化貴金屬新材料領域的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突破系列核心關鍵技術,建設貴金屬領域全球科技創新高地和新興產業重要策源地;通過5—10年建設,組建國際高水平研發技術團隊,打造我國貴金屬新材料產業高端人才及團隊培養引進平臺,帶動支撐貴金屬產業集群發展,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推進重點項目實施和布局。圍繞貴金屬集團產業發展目標,結合科技創新規劃,2023年計劃布局科研項目80項,其中重大科技專項10項、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5項、基礎研究項目55項。圍繞新能源領域,重點布局光伏漿料、制儲氫關鍵材料;圍繞醫療健康領域,重點布局醫用貴金屬植介入材料、靶向抗癌藥物;圍繞國防軍工領域,重點布局超高純封裝材料、超高溫復合材料;圍繞生態環保領域,重點布局新型混動汽車催化劑、高效綠色工業催化劑等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重大科技項目,形成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力爭全年實現研發投入9億元以上。
同時,優化創新機制,加快推動初創公司跟投機制的落地實施,實現市場化獨立運營,積極培育細分領域的單項冠軍。加強科技創新“六項機制”運用,深入實施科研項目揭榜制、科研團隊賽馬制等創新組織模式,完善集團科技成果及人才獎勵機制。引培高層次科技人才,匯聚高端智力資源。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