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山東省國資委 發布時間:2023-02-15
強省建設,交通先行。近年來,山東高速集團秉持“創享美好之路”企業使命,克服疫情反復、建設形勢復雜等不利因素,凝心聚力,砥礪前行,持續加大重點項目投資建設力度,助力山東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8000公里,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2月6日,由山東高速集團投資建設的明董項目高密段路基施工正酣,20余臺大型機械正轟鳴作業,施工人員緊鑼密鼓進行路基填筑及備土工作,全力沖刺5月完成項目全線路基填筑的目標。

明董項目路基填筑施工現場
從新臺高速臺兒莊馬蘭屯至魯蘇界段到濟南至高青項目,從京臺濟南至泰安段改擴建工程到濟微高速濟寧新機場至棗菏高速段,從沾化至臨淄項目到濰青高速及連接線項目……一個個項目建成通車,高速公路投資建設捷報頻傳。
交通是興國之要、強國之基。作為全國交通基礎設施領域的頭部企業,山東高速集團滿弓緊弦、加壓奮進,全力加快重點工程項目建設,以交通基礎設施“硬聯通”激活山東省經濟發展“大循環”。

京臺高速濟泰段
縱橫拓延的高速路網,凝結著集團與各參建單位的付出和汗水。從泰山腳下到黃海之濱,從魯北平原到沂蒙山區,建設者們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打通一個個制約項目推進的堵點。
沾臨項目克服零下20度的極寒天氣,經受住黃河50年來的最大洪水、冰凌的考驗,用時372天完成黃河特大橋主塔封頂;濟微南段項目主線穿越南四湖湖東滯洪區,整體橋梁占比高達64.3%,項目大力推廣裝配式施工工藝,自主研發移動底模、液壓側模等制梁設備,整體裝配化率高達57%;京臺濟泰改擴建工程在省內首次推廣使用泡沫輕質土、樁板式路基等新技術新工藝,“半幅保通、半幅施工”創造了改擴建項目18個月工期的“京臺速度”,實現了改擴建項目質效雙提升。

沾臨項目黃河特大橋
在2022年實現年度投資任務、通車目標、前期工作、引領示范“四個超額”的基礎上,2023年集團又確立了“四通車、九開工”的年度建設及投資任務。面對建設項目多、任務重等難題,年后第一天就組織召開重點工程建設工作動員會,明確目標、壓實責任,緊抓施工黃金期,迅速掀起大干熱潮。
2月6日,臨臨項目悅莊樞紐DK1+355匝道橋施工現場,80余名施工人員和30臺(套)機械有條不紊進行第二聯鋼箱梁安裝和頂推施工。該匝道上跨青蘭高速公路,施工難度大、風險系數高,工程施工前進行現場安全技術交底和梁體質量檢測,并提前模擬施工,過程中安排第三方單位進行動態監控,全力保障施工安全質量和進度。
將于今年通車的濟南大西環項目起點至劉橋段,同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在項目上跨邯濟鐵路轉體橋施工現場,現澆箱梁及防撞護欄已完成施工,施工人員正全力加快剩余附屬工程建設,為本月上跨邯濟鐵路橋梁轉體做著最后的準備工作。
山東高速集團在確保按時完成建設任務的同時,高標準、嚴要求、強管控,積極推廣“四新”技術,推動工程建設標準化、工程管理精細化,持續擦亮“山東高速”金字招牌。

濱萊高速
品質工程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山東高速集團將品質理念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印發高速公路施工標準化技術指南,狠抓工地標準化、精細化和智能化管理;建立質量追溯系統管理平臺,實現對原材料的實時監督、全程監控;打造信息平臺,綜合應用BIM、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實現生產全過程可視化管理。
品質工程建設與技術創新息息相關。集團結合工程技術特點,加強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項目建設高質高效。一系列性能可靠、先進適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競相亮相,為打造品質工程注入澎湃動力。
2月7日,臨臨項目黑鐵山隧道正在開展初期支護及二襯施工。該隧道與黑鐵山烈士紀念碑水平最近距離僅12米,最小埋深39米,為實時掌握隧道施工過程中洞內圍巖變形情況,項目應用實時自動變形監測系統,每19秒定時采集洞頂沉降以及周邊圍巖收斂數據,實現相關數據自動化采集、信息化傳輸、智能分析預警,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

臨臨項目黑鐵山隧道左洞施工
得益于“四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高速公路建設智能化水平正顛覆著人們的想象。沾臨黃河特大橋在國內首次采用UHPC無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預制橋面板設計,項目研發的自動化生產線確保每塊UHPC橋面板達到“毫米級”精度;濰青項目在國內首次將北斗導航定位系統用于跨鐵路轉體橋轉角及姿態監控,保障轉體質量及安全;濟濰項目應用路面無人化智慧施工裝備,設備軌跡運行精度控制在3厘米以內,提升了攤鋪的均勻性、碾壓壓實度和表面的平整度……

濟濰項目路面無人攤鋪智慧化施工
下一步,山東高速集團將圍繞又好又快建設品質工程這一目標,堅持嚴謹、嚴格、嚴肅的工作作風,狠抓工程質量管控,實施源頭控制、飛行檢測、首件工程、智慧工地等舉措,緊盯行業技術前沿,持續探索“四新技術”推廣應用,推動品質工程建設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語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