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9-22
9月18日,中國中車研發制造的我國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在青島亮相。列車按照“智能化、數字化、模塊化、綠色化、車地一體化”理念創新打造,標志著我國在市域軌道交通裝備領域取得重要新突破,系列化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實現示范應用。

此次亮相的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將用于裝備京雄快線(雄安新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實現雄安新區30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60分鐘通達麗澤商務區。據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高級主任設計師朱建華介紹,作為首列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該車搭建了中國標準體系,采用的技術標準中,中國標準占88%。通過自主攻關,列車關鍵核心技術全面自主化。同時,創新搭載十余項核心技術,在智能化、安全性、舒適度、節能降耗、運用經濟性等方面實現全方位升級。
中國標準智能市域列車運行時速200公里,采用GoA4級全自動駕駛技術,是全國首列時速達200公里的全自動駕駛市域列車,也是全球最快的全自動運行軌道車輛。針對全自動運行下速度高、站間距大、貫通運營、長短不同編組混跑等難題,列車采用自采信、自學習、自決策的智慧控制技術,行車故障率降低95%以上。首次采用熱備切換技術,車輛控制電路發生故障時,可自動切換至備用系統,實現“不停車”運行。

該列車升級被動安全防護性能,在車間增設防爬吸能裝置,采用車頭、車間吸能結構多點協同技術,整車碰撞吸能能力提高一倍,碰撞安全速度達到36km/h,為市域列車領域最高。優化車輛防滑控制,大幅縮短雨雪結冰等濕滑路況下的制動距離。全方位隔音降噪,通過控制設備單頻噪聲和應用多孔共振吸聲材料、聲阻抗漸變復合結構等先進降噪新材料新技術,車內噪聲大幅降低5dB。車門、空調等區域專門優化氣密性能,整車氣密性優于標準要求一倍以上,有效減輕車內壓力波動給乘客帶來的不適感。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