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8-14
8月11日,由中交天和自主研制的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滄淵號”在一公局集團隧道局承建的海太長江隧道正式始發掘進,標志著我國在大型工程裝備制造和隧道建設領域再次取得新突破。

據悉,海太長江隧道位于江蘇省長江入???,北起南通市海門區,南至蘇州太倉市,線路全長39.07公里,其中盾構隧道段長9327米,開挖直徑達16.66米,最高水壓達0.75兆帕,是世界最長公路水下盾構隧道。面對超長距離、超大直徑、超高水壓等挑戰,中交天和研制團隊為海太長江隧道量身定制了“滄淵號”盾構機。
研制團隊圍繞刀盤刀具、主驅動、推進、同步注漿等九大系統,為“滄淵號”搭載了三大利器。一是“數字大腦”構建智能掘進生態。搭載的智能掘進系統,實現一鍵啟動、自主巡航掘進、姿態自主控制、泥水環流智能控制、同步注漿自動控制全程自主可控;智能診斷與維護系統覆蓋設備全生命周期護理,打造綠色掘進閉環。二是“智刃鐵齒”革新高效掘進法則。配置常壓換刀功能的軟土刀盤,搭配梯度分布的合金刀具,構成“超硬龍齒矩陣”,可實現石英砂含量約65%地層單次掘進2000米內不換刀;刀盤搭配伸縮攝像裝置,無需人工帶壓進艙即可觀察刀盤作業狀況。三是“智慧心臟”主動防護安全升級。配備全球首套具備主動防護功能主驅動系統,實現掘進可視、可達、可控;集成管片連接構件智能拼裝及掘進同步拼裝控制系統,實現智能拼裝與掘進作業同步,生產效率提高50%;同步搭載管片上浮、盾尾間隙及管片變形監測預警系統和綠色換管裝置及智能控制系統,可有效保證掘進安全環保和隧道成形質量。

作為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關鍵工程,海太長江隧道建成后,將優化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對推動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