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7-03
近日,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水質自動監測站完成升級改造,進入試運行階段,監測指標、監測精度、響應速度在國內水質自動監測領域處于領先水平。
升級后的陶岔水質自動監測站,運用全場景智慧站房、智能監測系統、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和數字化管理方式,實現了水質監測、站內環境控制、數據分析、輔助管理等設備的互聯互通和全過程可視化,監測指標由原來的101項升級至197項,實現了水質指標的全方位、高精度監測,涵蓋常規理化參數、重金屬、有機污染物及生物毒性等關鍵指標。
近年來,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從守護生命線的政治高度,切實維護南水北調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質安全。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公司持續深化水質安全提升,構建起1個中心、5個水質實驗室、16個自動監測站、30個固定監測斷面、39個地下水監測井的立體式監測網絡,形成了“監測、保護、防控、應急、科研”一體化水質安全保障體系,健全上下游協同治理和聯防聯控機制,織密從水源到分水口門的水質保護網絡,加密多層次、全方位、高精度的水質監測,全力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
陶岔水質自動監測站是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的第一座水質自動監測站,也是掌握入渠水質情況的控制性站點。2025年2月以來,中國南水北調集團中線公司先后完成原有監測設備布局優化、新增監測儀器設備精細安裝與系統集成、站房智能化改造,以及監測數據傳輸網絡升級與安全防護體系搭建等任務,進一步提升監測能力與可靠性。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