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12-02
11月29日,在中國移動算力網絡應用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云手機算力網絡節點建設啟動點亮儀式。
基于中國移動已構建的全國性算力網絡布局,中國移動云手機已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國的四大中心節點及分省邊緣節點。其中華北節點以北京為核心,輻射京津冀全域,打造130ms端到端時延圈,有效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促進了算力普惠和云算融合進程,推進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這只是中國移動發揮數智優勢,助力京津冀地區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側影。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十周年。十年來,中國移動將5G、云計算、AI、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技術深度融入經濟社會民生,支撐三地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服務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古老中軸線的數字新生機
北京中軸線縱貫北京老城南北,坐落著包括鐘鼓樓、故宮等15處遺產要素,對于這些文化遺產的監測與保護,是文物保護單位的第一要務。在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在監測大屏上觀測著鐘鼓樓、正陽門、先農壇、中山公園等幾處的實時數據。目前,該公司使用的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監測與保護平臺,可以集中監測與分析文化遺產本體狀況、周邊環境、產業結構、游客信息、安防等方面,構建一條動態感知、狀態分析、問題研判、智能預警和協同保護的“智慧中軸線”,實現傳統遺產保護管理數智化轉型升級。
據介紹,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監測與保護平臺依托中國移動5G網絡、邊緣計算技術、政務云服務以及大數據分析、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實現傳統遺產保護管理數智化轉型升級。該項目以中國移動5G網絡為基礎底座,通過近3萬座5G基站和視頻監控、自然環境監測等多種智能傳感器,組成了中軸線全域覆蓋的物聯感知網絡,構建中軸線監測保護的數據基礎。中國移動5G邊緣云和政務云構建的云邊協同體系,結合3D模型搭建體系,在監測平臺上呈現中軸線區域文化遺產真實狀態的數字孿生圖像映射。通過對3D形象的文化遺產狀態全天候實時監測,實現主動預警與預防性保護。此外,基于中國移動九天人工智能大模型,聯合各個專業機構建立數據專區和36大數據分類,也為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監測與保護平臺構建了國內領先的“采-用-優”的文旅大模型數據管理運營體系。

北京中軸線遺產保護中心工作人員在對中軸路區域進行監測
據了解,該平臺自啟用以來,中軸線文化遺產的實時保護范圍顯著拓寬至原來的六倍,有效降低了近40%的人力成本。平臺的應用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快智慧中軸線的建設,豐富中軸線遺產的管理方式和營銷手段,在做好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的同時,促進旅游相關產業和行業協作共贏。
更智能的海上門戶
在“智慧零碳”碼頭天津港,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與雙懸臂自動化軌道吊緊密配合,完成集裝箱自動裝卸、車輛無人駕駛,碼頭生產作業井然有序,中國移動利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等賦能天津港,讓港口“活”了起來。

天津港“智慧零碳”碼頭
天津港是京津冀地區的主要出海口,中國移動為其設計了以“5G行業專網+北斗高精度定位網+車路協同網+智能管控平臺+N大應用場景”為總體架構的工業互聯網,助力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綠色樞紐港口建設。
“我們在港口部署的2.6GHz+700MHz雙頻段5G專網與北斗高精度定位密切配合,能夠讓數據、指令快速、實時地傳輸至各類智能設備上。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的精度能達到動態5厘米以內,滿足智慧港口的無人駕駛、自動化裝卸設備、自動集卡閘口等自動化應用對于高精度定位的要求?!敝袊苿拥臉I務負責人介紹說。智能管控平臺輔助人工智能運輸機器人自主駕駛,依托車路云協同網絡,路側感知設備、邊緣云等基礎設施,為自動駕駛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高精度地圖、動態交通信息以及高動態融合感知全景數據,面向具體場景進行智能調度,結合碼頭內車輛車身搭載的高清攝像設備,迅捷的通訊時延反饋給智能管控平臺的實時環境,車輛之間的感知協同能力大幅提升。

天津港建設的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
5G、北斗高精度定位、AI等技術的深度融合,服務天津港“海上京津冀”大通道和京津冀海上門戶,承接著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高效、便捷、優質的港口服務助力京津兩地企業發展。
據了解,天津港的智慧港口解決方案,還將在我國與秘魯共建的“一帶一路”合作項目錢凱港實現落地。
拔節生長的智慧新區
位于雄安新區悅容公園東側的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是雄安新區新建片區首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城市運營管理中心,未來將服務全片區包括來自北京等各地的規劃人口17萬人。2023年7月,中國移動啟動雄安新區智慧運維管理系統的建設,該系統作為雄安新區數字政府運維底座,目前已經正式運行,對新區政務信息系統開展集中運維、統一管理。容東城市運營綜合管理平臺依托容東三維地圖,圍繞“城市管理”“社區治理”“應急指揮”實現對容東社會要素的一屏統覽、對城市運行的一網統管和對公共安全事件的應急指揮。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
該智慧運維服務體系通過優化架構、規范制度、梳理流程等服務,將故障處理縮短至分鐘級,運維效率提升,預計三年內可為新區節省超過3000萬的運維費用。
在容東城市運營管理中心的監控大屏上,展示著三維可視化城市實景,一屏全覽容東片區1600余棟建筑全貌及重點建筑的內外部結構。工作人員介紹說:“基于三維建模,實現了社區人、房、車等社會要素的全方位管理。基層工作者也可以第一時間上報和處理突發事件,并為事件處理提供‘受理、分撥、處置、督辦、考核’的數字化流程閉環管理?!?/p>
京津冀三地文化底蘊豐厚、自然景觀豐富。由河北省文旅廳主導,中國移動打造的智慧文旅服務平臺“樂游京津冀一碼通”整合了京津冀景區、酒店、民宿、博物館、圖書館等文旅資源,為游客提供“一站式”服務。該平臺運用了中國移動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游客提供景區門票、酒店住宿、旅游線路等多樣化綜合服務,截至目前,訪問量超2000萬人次,注冊用戶超300萬人,訂單交易量突破25萬筆。
此外,中國移動為白洋淀景區設計的“5G+景區導覽”專區,搭載景區的AI講解系統,可幫助游客在景區規劃導覽路線,實現自助旅游。北斗高精度定位和5G-A通感一體技術,應用在低空無人機智能巡檢、鳥類保護和船只運營管理等項目,讓白洋淀景區入圍2023年第一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

中國移動工程師在檢測白洋淀鳥類保護基地無人機巡視系統
今后,中國移動將進一步加強在5G網絡、大數據、算力網絡、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投入和布局,以新質生產力帶動高質量發展,提升京津冀區域網絡互聯互通水平,加強科技創新協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