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10-13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年來,中國建筑作為重要的參與者、建設者,派出了一批批人才、承建了一個個項目,與沿線國家和地區一起完善當地基礎設施,推動產業發展,構建起便利當地群眾的民生服務網絡?!?/p>
“水廠建成后,再也沒停過水”
在位于非洲的博茨瓦納國,一條奧卡萬戈河穿流而過。再往南走,當地則以干旱地貌聞名,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降雨和地下水,村民們常年受到缺水困擾。

圖為中國建筑博茨瓦納有限公司馬哈拉佩水廠項目建設現場
馬哈拉佩就在博茨瓦納首都哈博羅內以北約200公里。2000年,當地一座水廠建成投用,設計水處理能力約為每天1.6萬立方米,除了馬哈拉佩鎮外,水廠還要滿足周邊紹雄鎮等地區的用水需求。然而由于年久失修、設備老化,到了2018年前后,舊水廠的供水能力已經退化至每天8000立方米左右,當地居民用水難的問題愈發突出。
“以前村子里停水是常事,一停水就是兩三個星期,有時候甚至會停上一個月,只能等政府的送水車供水或到鄰村取水?!奔易〗B雄鎮的蒂斯特·奧萊克勒回憶,為了到鄰村水井取水,村民們得步行或者趕驢車20多公里,往返路程、排隊打水都得花上大量時間。
解決“用水難”成了當地大事。為了保障居民用水,2018年,當地政府面向社會企業公開招標,計劃擴建馬哈拉佩水廠。2019年6月,中國建筑旗下中建博茨瓦納公司承建的馬哈拉佩水廠升級項目正式開工。2022年2月,項目順利竣工,擴建后的新水廠投入運營。
“馬哈拉佩水廠擴建工程新建了一套供水處理設備,供水處理能力可達到每天1.8萬立方米。”中國建筑博茨瓦納公司馬哈拉佩水廠擴建工程原項目經理姚立志說,水廠擴建后,基本可以滿足周邊70公里范圍內7個村莊居民的用水需求。“擴建水廠時,我們對澄清池、砂濾池、蓄水池等重點部分都進行了升級處理。為了進一步提升水質,新水廠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相比原來用氯氣消毒效果更好,消毒后的水也更清澈。新水廠還用上了活性炭過濾工藝,能更好地除去水中雜質,讓水的氣味和口感得到改善?!?/p>
在馬哈拉佩水廠工程建設現場,有近300名雇傭員工,其中260多名員工是博茨瓦納當地人,項目員工屬地化程度超八成。最讓姚立志印象深刻的,正是蒂斯特·奧萊克勒。
“奧萊克勒勤學肯干,一開始是項目現場工人,后來因為工作出色,成了項目上一名工長?!币α⒅净貞?,無論在項目建設現場還是平日相處,奧萊克勒總有問不完的問題。正是在此過程中,雙方結下了深厚友誼。水廠建成投用后,奧萊克勒專門邀請姚立志等一群中國朋友去自己家里做客,看看村里的用水變化。他高興地對中國朋友們說:“水廠建成后,村里再也沒停過水。”
這樣的民生工程,得到馬哈拉佩酋長采佩·采佩的點贊:“我們長期面臨缺水問題,水資源對當地人民來說非常寶貴。新水廠的建成解決了當地飲用水短缺問題,感謝中國企業出色地完成了這一項目。”
目前,馬哈拉佩水廠舊設備升級改造項目進入到籌備階段。“等到舊水廠水處理設備更新升級完成,馬哈拉佩水廠的水處理能力大約能達到每天3.4萬立方米,基本可以滿足當地未來20年的用水需求?!币α⒅菊f。
“一聲聲感謝最珍貴”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周年,也是羅燕琴加入保利中輕下屬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的第二十年。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食品院)承辦的中國政府援外培訓班,通過分享中國食品行業發展理念,介紹中國食品產業的最新業態和先進技術,提供具有較強操作性、可直接借鑒的發展經驗,幫助學員厘清本國發展的難題和挑戰。目前已累計培訓了來自老撾、柬埔寨、泰國、巴基斯坦、尼泊爾、贊比亞等134個國家和地區的9000多名學員。
職業生涯中,作為中國食品院總經理助理的羅燕琴參與了211期援外培訓班的管理工作,收獲了大大小小的工作成就無數,但她始終認為“一聲聲感謝最珍貴”。

圖為羅燕琴(右二)在坦桑尼亞桑給巴爾食品營養海外班接受當地媒體采訪
2019年,羅燕琴赴盧旺達組織盧旺達農產品加工及保藏技術海外培訓班。其間,一位往屆學員瑞吉斯·烏姆吉蘭尼茲跑來與羅燕琴分享了他這幾年的創業情況。
他原是盧旺達青年農業企業論壇農業加工主管,通過中國食品院組織的培訓班學習了用紅薯粉加工面包的技術,還參觀了相關的食品加工設備企業?;氐奖R旺達后,他購買了中國生產的面包食品加工機,開了一個紅薯面包家庭作坊。由于當地原料價格低廉,獨特的技術和工藝使紅薯面包口感好、成型漂亮、衛生安全,很快打開了市場。經過2年發展,他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市郊買了地,將家庭作坊擴建為面包加工廠,不僅為盧旺達各超市、食品店供貨,也成為當地企業和學校采購食品的供貨商。
“感謝中國提供的培訓機會,感謝中國食品院傳授的實用技術,這讓我的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痹诒R旺達農產品加工及保藏技術海外培訓班結業典禮上,瑞吉斯·烏姆吉蘭尼茲分享了自己的紅薯面包加工廠案例,并鼓勵其他學員也要將培訓班學習的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踐中。
2021年,一封給中國食品院的感謝信同時送到了中國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牙買加農村女性生產者聯盟感謝中方為牙買加農村女性生產者提供了參加食品安全和保障體系國際培訓的機會。信中這樣寫道:“培訓課程很好地促進了人員互動,讓女性生產者學習了在小規模、中等規模和大規模農業層面推動食品安全和保障的知識。這種高水平的培訓,讓我們的學習成果能夠在農業價值鏈的各個層面得以體現。我們期待在農業加工、溫室農業、有機農業和研究等專業領域進一步開展教育和培訓活動?!?/p>
十年來,中國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貨物貿易額持續增長,為國家經濟發展注入動力,也為當地人提供了就業崗位、增加了收入。
以格魯吉亞為例,通過援外培訓班搭建的橋梁,2015年中國食品院與格魯吉亞農業部國家葡萄酒局成立了格魯吉亞葡萄酒(中國)推廣中心。羅燕琴說:“我們組織了4期格魯吉亞酒類流通與推廣研修班,為格魯吉亞葡萄酒行業培訓了100多名學員。在過去的10年里,隨著推廣工作的不斷深入,格魯吉亞葡萄酒受到中國消費者越來越多的關注,參與出口中國的格魯吉亞酒莊從100家發展到441家,出口中國的葡萄酒數量從26萬瓶增長到約900萬瓶,給格魯吉亞農業領域和葡萄酒領域創造了持續增長的就業崗位。”
格魯吉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格魯吉亞對華出口7.4億美元,中國已成為格魯吉亞最大出口市場。
“我和我身邊的人就是受益者”
作為中建二局越南籍員工,盧潤燕22歲時就加入了中國建筑,至今已20多年。她先后投入到中建二局在越南承建的多個重大工程項目中,見證這些項目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阮文靈大道全長17.8公里、12條車道、10座橋,是越南胡志明市最寬的道路,也是中國建筑在越南承建的重要工程。
盧潤燕還記得,剛開工時,由于場地條件不足,只能采取流動辦公的方式,道路修一段,臨時辦公地便往前挪一段。橋下地勢低洼,雨季來臨,整個辦公區幾乎都陷在泥濘地里,寸步難行。

盧潤燕在越南一項目現場為同事講解工地標識布置規范。
道路建成前,當地人得花1個多小時從擁擠不堪的雙車道繞行,而如今通行只需20分鐘。這也吸引了一大批投資涌入,帶動了周邊居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
2010年,在公司安排下,盧潤燕與同事來到中國參觀學習。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腳下,仰望著高樓直聳云霄,她抓著同事的肩膀說:“我以為30多層的樓房就已經很高了,但你看看這里!什么時候越南能像中國一樣高樓林立??!”不僅見識了“中國高度”,她還體驗了一把“中國速度”,在去機場的路上第一次體驗了磁懸浮列車。這一趟旅程,更加堅定了她努力工作、建設家鄉的信念。
回到越南后,她又投身越南茶榮省沿海市的沿海發電廠一期項目。沿海市是位于湄公河兩支流入??跒I海地帶的一個縣級市,距離胡志明市約250公里。
“又是一段艱苦的歷程?!北R潤燕說,項目地處偏遠,各種資源匱乏,“我記得項目舉行開工儀式前幾天,海邊的風浪特別大,因為擔心白天搭建的場地被海風破壞,大家只能凌晨兩三點摸黑搭建?!痹诒R潤燕的印象中,那段時期,大家只能租住偏遠的民房,樓下辦公、樓上住宿,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很難配備齊全,水電供應不足更是常有的事。
除了資源匱乏,人手也緊缺。建電廠對工人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當地的勞動力滿足不了需求,只能花大價錢到胡志明市招工。盧潤燕說:“考慮到成本,項目便采取搭配模式,技術要求低的工種采用當地員工,稍高一點的工種按比例搭配。這種模式也極大提升了當地勞動力的技術水平。”
“幾乎每個項目都能為當地提供上千個工作崗位?!北R潤燕說,這正是中國建筑一直強調的“屬地化”經營,可以更好地整合各方優勢,帶動當地技術革新,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要說這10年的變化,不用說那么遠,我和我身邊的人就是受益者,我們都享受到了共建‘一帶一路’的成果?!北R潤燕說,每天上班,她都要經過阮文靈大道和順橋廣場,“看著這些我參建的項目,望著那些高聳的樓宇,看著周邊完備的各項配套設施,我感覺拓寬的不僅僅是道路,還有我們的幸福空間。”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