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5-29
京畿大地,生機勃發。
首都南部,位于大興區的中國石化北京石油青云店油氫綜合加能站,車輛正在排隊等待加注純凈氫氣。
渤海之濱,天津南港乙烯項目施工現場熱火朝天,上千臺吊裝機械設備同時奮戰,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正加速崛起。
白洋淀畔,汩汩地熱從地層深處源源不斷送往京雄高鐵雄安動車所,助推“軌道上的京津冀”奔向廣闊未來……
10年來,中國石化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扛牢保供責任,推動轉型升級,構建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服務京畿大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以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為這一國家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氫能產業鏈加速布局
推動首都能源綠色低碳智慧轉型
隨著我國能源消費進入提速換擋期,京津冀協同發展面臨著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空氣質量、提升清潔能源供應水平等新形勢。中國石化以服務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氫能全產業鏈布局,在保障首都氫能供應、推進能源轉型的同時,積極探索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和石化產業發展趨勢的高質量綠色發展之路,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走進位于北京南部的北京石油新建油氫綜合加能站——青云店油氫綜合加能站。紅白相間的頂棚旁邊新增了藍底白字“H2”,一臺雙槍加氫機設立在醒目位置。
“不到10分鐘就能加滿,安靜、沒味、開起來還有勁兒?!睔淠茇涍\車司機張師傅說,“這車加滿能跑300公里,從成本上算,比傳統燃油車還實惠些?!?/p>
青云店油氫綜合加能站占地面積3700余平方米。進入加氫設施區,12個雪白的儲氫罐整齊羅列,日加氫量1噸,能夠滿足60輛氫能車的加氫需求。
據悉,北京石油推進加氫站建設,1年來向北京地區氫能源車輛供應氫氣370余噸,提供加氫服務3.8萬余次。
首都北京的另一頭,燕山石化正在加快打造“科技先導型氫能發展領軍企業”,不斷拓展氫能應用場景,為北京市源源不斷地提供高純度、低成本氫氣。
2019年10月,燕山石化啟動冬奧會氫氣新能源保供項目。2020年3月,氫氣提純裝置一次開車成功,氫氣純度達99.999%。2021年1月,燕山石化電池氫氣實現量產。2022年2月,在舉世矚目下,燕山石化生產的氫能點燃了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主火炬,實現了冬奧會歷史上首次火炬零碳排放,向全世界展示了首都氫氣新能源領域的蓬勃發展,北京賽區85%以上的氫能車用氫由燕山石化提供。
“一輛氫燃料電池叉車每次可加注氫氣1.2千克,3分鐘即可加滿,續航時間4至6小時。”燕山石化首席專家李軍良介紹。2021年10月,燕山石化氫能叉車加注示范站建成投用,可為37輛氫能叉車加注氫氣,是國內最大的氫能叉車一次性應用示范場景。
隨著北京地區氫氣需求量大幅增加,中國石化積極開發綠氫制備技術,2021年11月,中國石化首套質子交換膜制氫示范站在燕山石化投用。2020年以來,燕山石化為北京供氫1395噸。
高端產業集群興起
助力天津打造先進制造研發基地
在天津的經濟版圖中,石化產業占據著“壓艙石”的位置?!毒┙蚣絽f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給予南港工業區建設“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的定位。
驅車駛入位于渤海灣畔的天津南港工業區,管廊、儲罐、塔吊、貨輪……一片“工業綠洲”正蓬勃興起。其中,有一條主干道名為“新石化大道”,連通津石高速、天津主城區及雄安新區,成為串聯起京津冀協同發展的一條動脈。
“‘新石化大道’的誕生是天津市與中國石化良好合作的體現,‘新’字蘊含著雙方共同的期望,讓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在這里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碧旖蚴l展規劃部負責人說。
天津南港乙烯項目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精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工程,是天津打造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中國石化打造世界級煉化基地的重要戰略落子。
該項目以120萬噸/年乙烯裝置為“龍頭”向下游延伸發展,配套建設高密度聚乙烯等13套生產裝置,以中國石化在津同步設立的研發中心為技術支撐,突出“專精特新”,生產高端化、差異化新材料,形成創新驅動型高端產業集群。
進入項目現場,機器轟鳴、焊花閃爍,上萬名參建人員揮汗奮戰,促落地、爭開工、搶生產的火熱氣息撲面而來。目前,天津南港乙烯項目全面進入設備和工藝管道安裝高峰期,計劃2023年年底中交。屆時該項目將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推動傳統石化產業轉型升級,加速形成綠色石化產業集群。預計到“十四五”末,下游將形成千億元級的產業生態圈。
5月9日,距離南港乙烯項目不遠的渤海之濱,裝載7萬噸液化天然氣的“中能北海號”運輸船劈波斬浪而來,靠泊在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
這是天津LNG接收站自2018年投產以來接卸的第470艘船。截至目前,該站累計向京津冀地區供氣146億立方米,全力滿足京津冀地區民生和工業用氣需求。
以渤海為中心,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LNG接收站項目多點突破,為京津冀地區民生用氣提供堅實保障。面對供暖季嚴峻復雜的保供形勢,中國石化天然氣分公司千方百計籌措資源,超額完成天然氣供應任務,3年累計向京津冀地區供氣95.27億立方米,確保了千家萬戶溫暖過冬。
“地熱+”多能互補供應
滿足雄安新區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石化在河北雄縣開發地熱14年,在雄安新區建成清潔供暖供熱站100余座,鋪設供熱管網近600公里,地熱供暖面積超1000萬平方米。
從“一張白紙”到“樓房林立”,短短6年時間,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堪稱奇跡。中國石化全面服務這座綠色智慧新城建設,為這座承載“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現代化新城一步步崛起蓄勢賦能。
3月,春寒料峭。雄安新區雄縣鑫城小區居民崔文秀家中寬敞明亮,室溫達到24攝氏度?!暗責峁┡雀蓛粲质″X,比以前燒煤不知道方便多少!”穿著單衣的崔文秀說,“如果暖氣不夠熱,一個電話,中國石化隨時上門服務!”
這是中國石化新星公司打造的全國首個地熱供暖“無煙城”——雄縣百姓供暖季生活場景的縮影。今年是中國石化在河北雄縣進行地熱開發的第14年,形成了“地熱+”多能互補智慧能源供應體系,用清潔供暖服務人民群眾美好生活。
從空中俯瞰雄安新區科創中心中試基地,建筑屋頂連片的光伏板反射著陽光。在云端,有一模一樣的“雙胞胎”虛擬園區,通過數字孿生系統,可以智能調節各區域耗能和取能情況。該基地致力于打造配有淺層地熱和光伏供電系統的“零碳”園區。中國石化為園區提供冷、熱、電能源及熱水服務,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約3808噸。
在這里,潔凈能源的綠色脈網延綿至城市的四面八方。門面靚麗的中國石化雄安新區首座智慧綜合加能站——河北石油安新新區加能站里,車輛進出絡繹不絕。2021年6月,這座集加油、換電、光伏發電、洗車服務、智慧照明、智慧充電、愛心驛站、智慧支付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智慧綜合加能站正式建成,助力雄安新區綠色交通體系建設。
“站里的罩棚和便利店屋面都安裝了光伏板,換電業務可實現車輛自動停泊、自動換電,每天可為300余輛車提供換電服務?!闭鹃L劉克介紹,截至目前,該站已累計提供換電業務超3700車次、充電3400車次,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63.5噸。
據悉,下一步,中國石化將緊密結合雄安新區建設進程,加快加氫示范站建設,推動雄安新區氫能產業和智慧城市交通智慧融合發展。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