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8-25
從大興安嶺深處鹿鳴礦業試車成功亞洲最大半自磨機,到鉬精礦市場供給能力居國內第1位;從蒙古國新鑫公司開車復產,到中蒙邊境滿洲里口岸迎來第一車鉛鋅礦粉……中鐵資源依托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的品牌優勢,迅速成長為礦產資源領域備受關注的鐵軍勁旅。

世界級特大型銅鈷礦山華剛礦業建成二期工程
礦業先鋒
十年來,中鐵資源廣大干部員工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在非洲當地創造了礦山建設的一個又一個奇跡。
2012年10月,中鐵資源在剛果(金)的第一座礦山MKM礦僅用一年半的建設時間就順利產出第一批陰極銅,創造了礦山建設的“中鐵速度”。2013年4月,中鐵資源在剛果(金)的第二座礦山綠紗礦采選冶一期工程正式投產,提前一年實現出銅目標,刷新了當地礦山建設的新紀錄。
2013年12月,中鐵資源在黑龍江伊春境內的鹿鳴礦業亞洲最大半自磨機單體試車一次成功,并在較短時間內生產規模達到了日處理礦石5萬噸和年處理礦石1500萬噸、年產鉬精礦2.25萬噸的生產能力,鉬精礦單系列處理能力躋身全國第一。
2015年10月,中鐵資源在剛果(金)的第三座世界型特大銅鈷礦山華剛礦業一期工程再次投產,創造了非洲礦山建設的“中國速度”。

中鐵資源在剛果(金)投資建設的第二座礦山綠紗礦業廠區
2021年6月,中鐵資源廣大建設者僅用410天所屬華剛礦業銅鈷礦項目二期工程就產出首批陰極銅,再次在非洲展示了礦山建設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力量。

中鐵資源投資建設亞洲規模最大的單體鉬礦鹿鳴礦業廠區
截至2021年底,中鐵資源保有資源儲量達到銅820萬噸、鈷61萬噸、鉬66萬噸、鉛24萬噸、鋅62萬噸、銀1699噸,資源控制總量在國內同行業居領先地位,是中國在非洲投資最大的非能源類國有企業,擁有世界級特大銅鈷礦山和亞洲規模最大單體鉬礦,成為了弘揚中國中鐵弘揚“開路先鋒”精神、推進現代化礦山建設以及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的礦業先鋒。

中國在蒙古國全額投資最大的單體礦山項目新鑫公司烏蘭礦廠區
海外先鋒
中鐵資源有6戶注冊海外的實體企業,位于非洲、蒙古等“一帶一路”沿線。近幾年來,中鐵資源成為了中國企業貫徹“走出去”戰略的成功代表和推進“一帶一路”互利合作的海外先鋒。
中鐵資源發揮中國中鐵基建優勢,在剛果(金)深入推進中剛“一攬子”合作協議,在金沙薩及上加丹加省、盧阿拉巴省等全國各地先后實施了43個基建項目,建成了金沙薩旅游大道、凱旋大道、六三零大道等20多條580余公里交通要道;修建金沙薩中心醫院、人民宮廣場等建筑物和構筑物10萬余平米。

中剛“一攬子”協議基建項目剛果(金)首都金沙薩630大道
十年來,中鐵資源以“開發資源惠天下”的胸懷在一帶一路沿線履行社會責任,共同譜寫中非、中蒙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的嶄新篇章。中鐵資源在剛果(金)所屬華剛礦業、綠紗礦業、MKM礦業等駐剛企業先后投入上千余萬美元,在盧阿拉巴省和上加丹加省,建設供電線路,整修市政道路,修繕校園校舍,改善水電設施,捐贈文化用品,成為了當地卡布侖谷國立小學、圣瑪利亞小學、綠紗女子教會學校以及杜賽伊迪安娜中學經常幫扶的中資企業,“中國朋友”成為了非洲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美麗表達。

中鐵資源在剛果(金)企業每年慰問周邊社區學校師生
位于蒙古國的中鐵資源新鑫公司將該國“草原之路”倡議與我國“一帶一路”倡議深度對接,堅持合作、互利、共贏理念,實施屬地化運營管理,為蒙古累計投資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繳納稅金4.34億元人民幣,屬地化采購生產、生活物資及咨詢服務3.6億元人民幣,連續五年榮膺蒙古國“百強企業”。

中鐵資源新鑫公司建成蒙古國首個綠色環保的全尾砂膠結填充系統
時代先鋒
2021年8月,中鐵資源立足企業實際,以“堅持創新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堅持協調發展提升政治執行力,堅持綠色發展提升資源開發力,堅持開放發展提升央企擔當力,堅持共享發展,提升企業凝聚力”的“五個堅持、五個提升”措施貫徹新發展理念,成為了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先鋒。

中鐵資源在剛果(金)企業現代化的陰極銅生產線
中鐵資源緊緊抓創新這個牛鼻子,加強管理體制創新,從管控模式、生產組織、營銷體系、合規管理、現場管理、績效考核等多個方面進行對標學習,研究制定《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明確12個領域改革任務,提前完成110項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提升了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信息化、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深度融合,陰極銅剝片生產線上廣泛應用機器人系統,先后完成綠紗礦業“填平補齊”項目,新鑫公司烏蘭礦全尾砂膠結充填系統等重大科技項目,打造擁有國際水準的現代化采、選、冶全產業鏈,夯實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十年來,中鐵資源在鹿鳴礦業將一座有色金屬礦山打造成了“山水鄉戀與城市文明融為一體”的宜居小鎮,將一個傳統礦企建設成一個現代化的生態礦區。境外礦山企業廢渣、廢水和廢棄物處理全部按照中國的國家或行業標準進行設計,華剛礦業建成了剛果(金)第一個上游筑壩法尾礦庫,完善了焙燒尾氣處理系統,最大程度地減少了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的排放。布桑加水電站將中國技術和綠色理念融入水電站施工建設全過程,廣泛利用中國建筑施工的綠色科技及先進筑壩技術,在古老的盧阿拉巴河畔,打造了一座綠意濃濃的景觀水電站。

中鐵資源鹿鳴礦業打造綠色礦山
中鐵資源堅持國際化視野和屬地化思維,把發展成果與員工共享,與項目所在國家和地區共享,與不同股東共享,與當地社會、社區居民共享,讓員工利益、企業效益和社會公益有機結合起來,以奮斗者為中心,打造多方聯動、息息相關的“命運共同體”。中鐵資源結合境外企業多的特點,指導所屬企業積極開展以 “一年兌現一次帶薪年休假”“一季度開展一次集中文體活動”等為主的“溫暖礦山十個一工程”,把員工的心留在企業,讓員工的根深扎在基層。
鑄鏈先鋒
中鐵資源積極響應中央要求,心系國之大者,從自身“主責主業”出發,奮力投身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央企大軍。
鑄鏈先補鏈。針對因剛果(金)電力短缺嚴重影響礦業產能的瓶頸,中鐵資源從補強銅產業鏈入手,依托中國資金、中國技術和中國標準加大布桑加水電站投資、建設和開發力度,2017年1月開工建設,2021年9月建成投運發電,不僅提升了在剛礦企陰極銅產能,而且極大緩解了當地電力嚴重緊張的局面,為該國民族礦業轉型升級注入強大動力。

剛果(金)大加丹加地區規模最大的布桑加水電站
鑄鏈必強鏈。中鐵資源發揮中國中鐵管理和技術優勢,構建起“礦山開發+工程服務+商貿物流”的發展模式,打造以礦產資源投資開發為核心,集地質、采礦、選礦、冶煉、施工、貿易以及商貿物流、礦山服務、水力發電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和價值增值鏈,形成了剛果(金)銅產業集群、黑龍江鉬產業集群。其中,鹿鳴礦業的年生產能力占我國鉬消費量的30%;剛果(金)片區銅生產能力占我國自產銅的24%。隨著資源產業向縱深發展,吸引并帶動了包括中鐵系統企業在內的多元業務參與礦山開發和配套基礎建設,獲得了集群優勢和一體化經營成果。
目前,中鐵資源每年礦石處理設計能力為2803萬噸,主要產品設計產能為:銅31萬噸、鈷7724噸、鉬1.14萬噸,鉛9544噸、鋅1.6萬噸,其中銅金屬生產能力居國內第5位,鉬精礦市場供給能力居國內第1位,成為了國家礦產資源領域維護產業安全和資源安全的鑄鏈先鋒。

中鐵資源鹿鳴礦業亞洲最大的半自磨機
行業先鋒
十年來,中鐵資源以“鍛造國際一流的礦業集團”的雄心壯志,致力“開發資源、創造價值”,依托中國中鐵品牌優勢,實現了從礦業新銳向行業先鋒的華麗轉身。
中鐵資源在剛果(金)創新實施了“礦產資源+基礎設施”聯動開發的投資模式,以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低成本方式獲取了海外戰略資源,體現了“基建改善民生、礦建回報股東、政企互利共贏、中剛共同發展”的合作理念,實現了政府、股東、企業和當地百姓的各方多贏,被南非專家稱贊為非洲礦業工業化的成功典范,成為了業內鮮有的國別市場競爭優勢和成功商業合作模式。
中鐵資源牢固樹立“依法合規、降本增效”的管理理念,聚焦提質增效,發揮總部指揮、協調和服務職能,推動落實“管理提效、科技創效、營銷保效、安全促效”等具體措施,全面提升系統管控能力,持續降低生產成本,近幾年來,中鐵資源銅鈷鉬鉛鋅等主要產品成本控制水平穩居同行業前列。
十年來,中鐵資源與剛果(金)、蒙古國政府已經形成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華剛礦業被剛果(金)政府稱贊為“中剛合作的優先典范”,被海外媒體稱贊為“中非友好合作的成功典范”,新鑫公司連續五年榮膺蒙古國“百強企業”,為中國中鐵海外品牌建設、海外業務經營做出了積極貢獻,2017年,中鐵資源首次通過礦山產出實現全集團利潤盈余,2022年8月,再次被中國中鐵評為經營業績A類(優秀)單位,并榮獲價值創造及投入產出效率第一名,連續四年位列中國中鐵利潤貢獻第一方陣,成為了中國中鐵高質量發展的支柱性產業,躋身國內外有色金屬企業先進行列。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