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2-01-25
【編者按】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志性活動。各參與承建冬奧項目的中央企業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落實國資委黨委和北京冬奧組委各項工作要求,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圍繞如期辦賽目標,高質量高標準參與冬奧會籌辦建設及服務保障工作,為辦好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貢獻智慧和力量。
隨著北京冬奧會臨近,各個場館的制冰造雪工作都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冰和雪是冬奧場館的生命力,秉承“綠色辦奧”的理念,中糧自主科技創新制冰造雪技術,致力于為場館提供綠色環保、穩定可靠的堅實保障。
“在這些項目的設計過程中,中糧工科團隊時刻踐行‘綠色冬奧’的設計理念,為北京冬奧會呈現最完美的冰雪體驗。如國家速滑館采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在制冷的同時會產生大量余熱,而這部分余熱,我們可以用于冰面的這種澆冰,還有熱水的使用,所以相比較傳統系統,有30%以上的能效提升?!敝屑Z集團旗下中糧工科冬奧項目總負責人王斌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國家速滑館擁有亞洲最大全冰面設計(12000㎡),為了滿足綠色、低碳、高效要求,中糧工科在接到制冰任務后進行大量調研,放棄使用對環境破壞極大的主流制冷劑氟利昂,決定采用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先進、最環保、最高效的制冰技術之一,二氧化碳跨臨界制冷技術鋪設冰面。不過,這一技術雖綠色環保,但尚未在冰雪比賽中廣泛使用。
以引領我國及國際冰雪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中糧工科深研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進行多項專業測試,在2021年1月成功實現近零排放,取得世界領先成果。該技術系統可將冰面下的溫差控制在0.5度以內,還可以根據運動員的反饋及時調整冰面狀態,為運動員賽出好成績提供保障。此外,在全冰面運行的情況下,此系統一年可節約200多萬度電。
2021年4月,國家速滑館舉辦國內首次測試活動,速滑運動員們紛紛表示,“這塊冰場已經很完美了,冰的厚度掌握得非常好,非常非常平,也很好滑。”
作為世界首個使用天然工質二氧化碳的冬奧會速滑場館,“冰絲帶”擁有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的多功能全冰面,具有顯著的節能環保意義,向世界展示了可持續利用的“中國方案”。
依托多年技術積累,中糧工科還承擔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等眾多冬奧場館制冰造雪系統的設計工作。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項目的制冰系統制冷工質采用的自然制冷工質氨,非常環保高效。國家速滑館和國家雪車雪橇道中心兩個項目的制冰系統均采用冷熱聯供技術,將制冰所產生的廢熱進行回收和提升,分別用于場館的冬季采暖、熱水澆冰和除濕等場景,最大程度節約能源,踐行雙碳目標。
如今,綠色已成為北京冬奧會最亮麗的底色,中糧集團將在賽事舉辦期間派出運維保障團隊,做好賽事服務保障工作,助力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