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0-11-26
11月11日,由國家能源集團科環智深和國電電力等單位聯合研發的“智能發電運行控制系統研發及其應用”項目榮獲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標志著繼我國發電領域工業控制系統在實現了國產化、自主化后,又取得了智能化的重大技術突破。
自成立伊始,科環智深公司始終不忘自主創新的初心,深耕電力自動化主業,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科技支撐,率先打破國外自動化控制系統對火電高端市場的壟斷局面,為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裝上了“中國腦”,并先后創造多個“世界第一”和“國內首臺套”業績。截至2020年10月31日,該公司共計執行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44個,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17項,累計獲得授權專利70項和軟件著作權63項,參編多個行業和國家標準。
“拳頭”產品助力印尼爪哇
2020年9月的一個深夜,在遙遠的印尼爪哇島上,燈火通明的電廠集控室里,所有工作人員都屏住呼吸、神情凝重地緊盯大屏幕。10、9、8……1,隨著倒計時的結束,再看到機組正式被投入商業化運營后,集控室內的氣氛瞬間被點燃,每個人的喜悅之情都溢于言表。至此,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建設的單機容量最大、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火電機組——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印尼爪哇2×1050兆瓦燃煤發電項目2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這座高效環保型電站的全面竣工,再一次詮釋了中國速度和中國品質。
爪哇工程兩臺百萬機組及其全廠輔網均使用了該公司自主研發的EDPF-NT+系統。在兩年多設計、安裝、測試的試用期中,該公司DCS系統的軟、硬件系統運行穩定,控制邏輯運行穩定,一鍵啟停功能(APS)的加入更是有效提升了機組的開機效率和穩定性。該公司過硬的產品技術、敬業的工程服務精神均受到了各方的一致好評。
爪哇工程只是該公司在國內大型火電機組優秀業績的一個縮影。2013年,世界首套全輔機單列660兆瓦超超臨界發電機組DCS系統成功應用;同年,世界上600兆瓦超臨界循環流化床發電機組DCS系統的首次成功應用;2015年,國產百萬千瓦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機組控制系統成功應用于當時世界上燃煤發電機組中系統結構和動靜態特性最為復雜、控制對象設備數量最多、測控IO規模最大的電廠。2020年,國內首臺套1000兆瓦超超臨界西門子機型汽輪機DEH系統國產化的應用,標志著國產DEH系統性能、參數均達到1000兆瓦超超臨界汽輪機的控制要求及應用條件,為國產DEH系統在1000兆瓦超超臨界機組汽輪機上的應用邁出了第一步。
岸石系統助燃“智慧電廠”
2020年9月,在中關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企業與北京市屬國企供需對接會上,該公司研制的“首套智能發電運行控制系統(簡稱:岸石 (iSol)系統)”被認定為2019年度中關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試驗、示范項目。
當前復雜多變的新能源電力系統環境和外界嚴峻的國際形勢,對電力能源領域今后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2017年6月,該公司立足自身在工控領域的優勢,開始布局智能發電,通過成立專項部門,聯合華北電力大學及各科研院所和生產單位,深化產學研用結合,積極推進智能發電關鍵技術與核心裝備研發,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了國內首套自主知識產權的岸石(iSol)智能發電運行控制系統的研發。該系統以該公司自身優質的DCS系統平臺為基礎,通過充分研究人工智能(即“數據”“算法”“算力”三大要素)與工業控制相融合的智能發電技術,著力于提升工業過程控制的數據挖掘、智能分析、實時計算的能力。
岸石(iSol)智能控制系統的成功并不僅僅停留在實驗室里,它已成功應用到了電廠中。該系統目前已經在國家能源集團東勝熱電公司和宿遷發電有限公司實現了國內成功應用,并經過一年的運行,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效果。岸石(iSol)智能控制系統有效降低了日常操作工作量60%以上,有效提升運行人員監盤能力,實現1-2人監盤,并切實提高了機組運行經濟性,可綜合降低供電煤耗,一舉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后續,岸石系統相繼通過了多位院士、專家組成的專家組的技術鑒定,被認定為2019年度中關村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試驗、示范項目,并榮獲了中國電力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責任編輯:趙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