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4-07-19
2024年7月17日,以“沿著總書記的足跡,探尋軌道交通新質生產力”為主題的“媒體看中車”開放日活動在中車長客股份公司啟動。

中車長客作為國家“一五”期間重點建設項目之一,是中國地鐵、動車組和磁浮列車的搖籃,是我國核心的軌道客車研發、制造、檢修及出口基地。
九年前(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車長客視察時指出,高鐵是中國的一張亮麗名片,是“一帶一路”上的“搶手貨”。本次開放日暨啟動儀式沿著總書記考察中車長客公司的路線,感受總書記的關懷與鼓勵,也近距離感受“中國速度”背后的創新力量與匠心精神。
高速內置轉向架
轉向架是軌道車輛的走行系統,是軌道車輛核心的部件之一。內置式轉向架是長客股份公司歷時三年自主研制的首個應用于高速動車組領域的創新產品。內置式轉向架顧名思義就是將轉向架的軸箱體、構架、一系懸掛等部件從車輪外側移動到車輪內側。

中車長客股份研制的內置式轉向架主要創新點:
一是在鐵路行業內首次采用復合材料板彈簧技術,充分利用轉向架的縱向尺寸,解決了內置式轉向架橫向空間不足的問題,屬于原始創新,實現了從0-1的技術突破;
第二是采用了油氣懸掛技術,將一系減振器的阻尼功能增加了抗側滾功能,解決了內置式轉向架一系側滾功能不足問題;同時保留了轉向架轉臂定位的成熟結構,適用于動車組的高速運行,目前的產品就設計速度達到400km/h,試驗臺速度達到了600km/h,動車組的穩定性、平穩性等各項技術指標滿足相關標準要求。
與傳統的外置式轉向架相比,內置式轉向架減重20%,車輛運行能耗減少15%,輪軌磨耗降低約30%,輪軌噪聲降低2分貝左右,全生命周期內線路和轉向架的維護成本降低15%,具有綠色、節能的特點。
接近“零分貝”的靜謐空間——聲學試驗室
軌道車輛聲學試驗測試中心由整車半消聲室、全消聲室、隔聲室、混響室、測試系統和聲源模擬系統組成??蔀檎囂峁┌胱杂蓤龅穆晫W環境,模擬線路運行的噪聲環境,實現了車輛聲學頂層指標的精準控制。

整車半消聲室可以為軌道交通車輛整車提供長軸方向大于18m,短軸方向大于5.7m半消聲環境,聲學截止頻率小于50Hz,半消聲室內背景噪聲小于15dB,半消聲室隔振系統的固有頻率不大于5Hz,可為整車級隔聲試驗、聲泄露試驗、傳遞路徑試驗和車內吸聲系數等提供良好的聲學環境。
全消聲室可以提供長軸和短軸方向均大于2.2m的全消聲環境,聲學截止頻率小于100Hz,全消聲室內背景噪聲小于15dB,全消聲是隔振系統的固有頻率不大于10Hz,可以為設備輻射聲功率測試以及聲學傳播機理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全消聲學環境,又可與混響室結合,組成混響室-消聲室隔聲測試室,進行基于聲強法的隔聲測試。
高鐵裝配產線
高鐵生產按照工藝布局分為“車體、涂裝、裝配、調試”四個主要單元,大家熟知的“和諧號”“復興號”都是在這里裝配完成,奔馳在祖國大地。這條裝配產線具備月產14列動車組的生產能力。

在整個生產制造過程中,設備、系統會產生大量的數據,數字化制造轉型升級,離不開對數據的挖掘應用。整個生產制造現場集成了包含5G、自動化、物聯網、視覺識別、大數據分析等多達10余種數字化技術手段,實現制造過程數據的自動采集、關鍵操作動作的智能控制、產品制造質量的精準管控,各類生產數據可存儲、可分析、可利用,達成“一切業務數據化,一切數據業務化”的目標。

以此為基礎建立的生產指揮駕駛艙,可將現場管理各要素進行數據自動化采集、智能分析運算最終達到可視化呈現的效果。能夠實時反映生產過程狀態,輔助管理決策,是一套精準而又敏捷的生產運營管理平臺。
新型奧運版復興號智能動車組
新型奧運版復興號智能動車組依托京張高鐵智能“復興號”運營經驗和先進技術,為北京冬奧會量身定制,具有智能、綠色、人文的重要特點。
該動車組編組8輛,為4動4拖動力分散式動車組;定員564人,設商務、一等、二等、媒體車廂;外觀采用“瑞雪迎春”涂裝方案,以冰雪藍為基調,配以飄舞的白色飄帶,體現整體的動感狀態;整體顏色中點綴若隱若現的雪花和運動元素,彰顯冬奧主題。

5G冬奧列車融合“高鐵+5G+4K”技術,打造世界首個高鐵5G超高清奧運演播室,實現5G高清賽事直播,具備6個頻道4K直播能力。
在科技智能方面,列車不僅具有自動駕駛功能,還融合動力電池及輔助駕駛技術,實現智能應急走行,開啟世界先河;首次采用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配置千兆以太網,暢享全球互聯網絡。在綠色節能方面,列車采用輕量化技術、環??山到獠牧?、石墨烯空氣凈化裝置、灰水再利用系統打造綠色低碳空間;采用仿生學車頭方案,實現運行阻力減小7.9%,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為保障列車安全,全車設置2700余個監測點,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搭載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系統,構建“車-空-地”一體化智能運維體系。同時列車舒適私密的商務座椅,幾案屏風的文化寓意,中國結的頂燈方案,隨處可見的奧運元素和服務賽會設置彰顯了列車的奧運和人文底蘊。
改革永遠在路上,改革之路無坦途。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形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合力,就一定能譜寫新時代改革開放的壯美篇章。
【責任編輯:石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