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學習時報 發布時間:2025-09-12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納入全面深化改革戰略全局進行系統部署,為國有企業更加充分履行職責使命、發揮功能價值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中煤)作為煤炭全產業鏈能源央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把改革作為“關鍵一招”,扎實開展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推動改革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為高水平履行職責使命注入不竭動力。
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改革,不斷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作為能源央企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必須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把保障能源安全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決當好踐行黨的意志、執行國家戰略、服務保障民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
中國中煤牢記“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的殷切囑托,圍繞做強做優做大深化功能性改革,持續推動結構布局再優化、主責主業再聚焦。堅持將企業自身優勢與各區各地資源稟賦相結合,對標“三個集中”持續調整存量結構、優化增量投向,著力提升資源端和市場端協同發展能力,形成具有中國中煤特色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集團公司產業布局和結構實現戰略性升級,煤炭資源儲量增長24%,總產能增長29%,達到3億噸級規模,百萬千瓦煤電裝機規模高速增長,新能源產業從無到有,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能力持續增強。2021年以來,簽足簽實煤炭中長期合同7億噸,向下游企業讓利超1100億元,累計發電量2700多億千瓦時,春耕保供累計供應尿素產品近千萬噸,充分發揮了“頂梁柱”“壓艙石”作用。
近年來,能源系統發展格局發生深刻變革,促使能源企業不斷優化升級發展方式、發展思路、發展路徑。中國中煤主動應對能源發展形勢變化,堅決踐行“雙碳”目標,扎實推進煤炭與煤電聯營、煤電與新能源聯營“兩個聯營”發展模式,全力打造“煤——電——化——新”致密產業鏈,加快推動從“以煤為主”向“以煤為基、多能互補”轉變?!暗谝粋€聯營”取得顯著成效,在運、在建及待開工煤電裝機規模達5000萬千瓦;“第二個聯營”扎實推進,科學布局開發“沙戈荒”區域大型風光基地、采煤沉陷區漁光互補示范項目、能源化工“產炭不排碳”園區,在運、在建及待開工新能源裝機規模近千萬千瓦。集團公司產業轉型升級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從單一煤炭企業向綜合性能源集團轉變,高質量發展的韌性和競爭力不斷提升。
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深化改革,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當前能源科技革命突飛猛進,作為能源央企必須圍繞能源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扎實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持續推動發展方式加快向創新驅動轉變。
科技創新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國有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中國中煤牢固樹立“為生存而創新”的意識,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推進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為科技強企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堅持“小內腦+大外腦”科技創新思路,探索融通國家專項管理體系和中國中煤科技創新體系的“DNA”式雙螺旋運轉機制,構建“顛覆性技術創新自由探索+中央企業有組織科研”創新機制,形成開放、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加入云計算、算力網絡、低碳高效電驅動系統等國家級創新聯合體,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能源低碳創新中心進入實體化運作,跨領域協同攻關能力進一步加強。
產業是科技創新的載體,科技創新的目的最終要落在產業上。中國中煤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堅持以技術創新、設備更新等手段推進傳統產業升級,牽頭承建煤炭無人化開采數智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建成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6座,累計建成智能化煤礦42座、智能化綜采工作面183個;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套550米工作面刮板輸送成套裝備出口到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內首臺套搭載礦鴻平臺的BMX全數字智控系統推向市場,聯合攻克千米深孔精準測斜難題,實現核心軟硬件國產化替代。搶先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啟動實施中國中煤“人工智能+”行動,深入推進數智化轉型,積極培育“第二增長曲線”。
加快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推進煤炭安全清潔高效開發利用,是對能源企業科技創新提出的重大實踐課題。中國中煤主動擔當能源央企科技創新的時代重任,大力推進工業綠色低碳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積極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合力開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顛覆性技術創新研究。踐行“產炭不排碳”“無煤化工”理念,圍繞煤炭從“燃料”向“材料”轉變,推進現代煤化工重大科技攻關,延伸高端聚烯烴、煤基炭材料等產業鏈,不斷提升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提升行業附加值。煤基硬炭項目實現千噸級量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態陽光”項目開工建設,聚丙烯裝置成功實現應用國產催化劑完成抗沖產品轉產,產業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不斷提升。
聚焦治理現代化深化改革,不斷增強價值創造力、黨建引領力。加快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是國資央企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任務,必須把高效能治理內置于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以全面深化改革重塑管理架構、優化治理體系。
價值創造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增強價值創造能力是提高發展質量、發展效益、發展效率的迫切需要。中國中煤聚焦提升“五個價值”,深化落實對標世界一流價值創造、提質增效等專項行動,實施“產——購——運——儲——銷——用”業務鏈管理變革,努力提高經營質量。全方位推進精細化管理、穿透式監管、一體化運營,建設生產經營全場景、全鏈條覆蓋的現代化“智控”管理平臺,有力促進生產經營各環節成本控制水平、價值貢獻能力提升。實施中煤閃耀“SHINE”品牌戰略,深化企業品牌建設,以品牌引領帶動企業管理水平提升,品牌價值效應持續增強。通過深化經營管理體制變革,集團公司經營效率和質量顯著提升,“一利五率”指標持續優化,連續6年獲評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A級企業。
世界一流能源企業,需要與時俱進的現代化管理模式和管理體系與之相適應。中國中煤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推進管理模式和管理體系變革,形成“區域化+專業化+市場化”融合互促的管理模式。實施區域化管理,統籌推進山西、新疆等區域企業一體化管理,在上海、江蘇、重慶等10地布局設立區域公司,形成“晉——蒙——陜——新”資源側和沿江沿海市場側協同并進的發展格局。推動專業化整合,設立煤炭、煤化工、電力及新能源、裝備四大事業部,推進裝備、建設、物流、采購等業務板塊整合調整,進一步發揮全產業鏈協同優勢。突出市場化導向,以總部機構改革為引領,全面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構建大經營、大生產、大黨建格局,強化薪酬和業績聯動,干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
國有企業是黨領導的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不動搖。中國中煤堅決貫徹“兩個一以貫之”,把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改革發展全過程、企業治理各方面,分層分類、動態優化黨委會、董事會、總經理辦公會決策事項清單和黨委前置研究討論事項清單,推動各治理主體高效協調運轉。認真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體系建設,深化運用定期研究、專題會議等工作機制,推動“兩個責任”貫通協同。聚焦黨建提質增效,推動黨建工作融入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人才鏈,實施“四強五好六有”示范(品牌)黨支部建設,把黨員示范崗、黨員責任區、黨員突擊隊建到生產一線、項目現場,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作者為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王樹東)
【責任編輯: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