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新聞中心 發布時間:2025-04-28
四月下旬,在鄂爾多斯的金黃沙海中,一片片“光伏藍?!膘陟谏x,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在烏蘭毛都草原上,一排排巨大的風機矗立在山脊上,隨風旋轉。如今,中廣核正以風、光資源開發利用為契機,在內蒙古繪就綠色發展的生態畫卷。
光伏發電推動防沙治沙
在庫布其沙漠腹地,中廣核先后建成格桑、白鷺、明德、朔方、卓越、錦帆等6座光伏電站,采用“板上發電、板下修復、板間種樹、治沙改土”的方式開展沙漠治理。電站光伏板以陣列形式覆蓋在沙丘表面,在陽光下形成蔚藍色的“能源海洋”。揚柴、沙蒿、沙大旺等抗旱防沙植物在光伏板下茁壯成長,黃芩、紅棗樹等經濟植物向陽而生,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又能起到防風固沙、防止光伏支架下沉的作用。

中廣核還通過智能站控系統、太陽能+多能互補供熱系統、用電用水分項計量監測、智能化控制等技術措施,把光伏電站打造成科技治沙、智慧運營、管理規范的綠色電站。“通過多措并舉,我們已完成有效治沙面積達3.4萬畝,當地植被覆蓋率從不足15%躍升至65%。”中廣核新能源格桑光伏電站有關負責同志說。
風力發電帶動產業協同
興安盟位于內蒙古東北部,新能源資源富集,開發潛力巨大。中廣核興安盟300萬千瓦革命老區風電項目是國家第一批以沙戈荒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之一,2023年建成投產,成為當時我國在運最大陸上風電基地。該項目不僅是一座能源基地,更是一座技術創新高地,創下多項行業紀錄:首個通過直流800千伏特高壓外送消納的新能源項目,首個500千伏電壓等級接入電力系統的陸上風電項目,首個同時接收網調、省調多級調度的風電項目,首個采用分布式調相機的風電項目,首個使用500千伏變電站一鍵順控技術的智能化風電項目。

此外,中廣核還引進了多家制造業企業入駐興安盟經濟技術開發區風電裝備制造創新示范產業園,已實現主機、葉片、塔架等風機制造全產業鏈布局,助力當地推進產業協同、完善產業結構,推動現代裝備制造業加快崛起。目前產業園累計生產總值超131億元,創造稅收6億元,解決當地就業1000余人。
當前,中廣核正在內蒙古積極推進綠電、制氫、制甲醇、光熱等新型業務,加快沙戈荒大基地建設,以實實在在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內蒙古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貢獻中廣核力量。
【責任編輯:家正】